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美食 > 正文

糍粑——四季不缺席的小吃

2024-11-03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陆小洁  

在贵港的街头巷尾,有一种美食一年四季从不缺席,那就是糍粑。无论是早餐、下午茶、饭后小吃,糍粑随时都可以来上一口。

糍粑,是中国的一种传统食品,有着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并含钙、磷、铁、胡萝卜素等。相传,人们为了纪念楚国大将军伍子胥便有了吃糍粑的习俗。作为广西的特色小吃,各地制作的糍粑风味不同,却又大体一致,都是软糯的糯米制品。

传统的糍粑制作方法是将糯米蒸熟再打成糊状,再将糯米糊搓揉成型即可食用。现在,大部分市民使用糯米粉制作糍粑。烹煮糍粑的方式有生煎、水煮、熟煎、生蒸或油炸等。

糯米糍粑按口味,可分为甜糍粑和咸糍粑。甜糍粑以炒熟的花生芝麻为馅料,吃起来糯叽叽、甜丝丝;咸糍粑则以肉末、碎豆角、萝卜丝等为馅料,主打一个有饭有菜,一个糍粑管一顿饭。按口感,可分为冷糍粑、热糍粑,将糯米粉蒸熟揉成小团,常温食用的,人们称之为冷糍粑;将糍粑煎熟或水煮食用的,称为热糍粑。按颜色,糯米粉添加白糖或无添加的是白皮糍粑,添加红糖的是红糖糍粑。

特色最鲜明的,还属艾叶糍粑、蕉叶糍粑……这也是贵港家喻户晓的糍粑小吃。

艾叶驱寒祛湿,气味特别,除了入药,还可用于制作养生食物。加入艾叶汁的糯米粉呈现绿色,绿色的糯米团包裹的馅料多为花生芝麻碎,也有包红豆沙的。就是用芭蕉叶将揉成团的糍粑轻压成长方形,蒸熟后糍粑的表皮有一股蕉叶清香。

贵港当地人最喜欢的应该是水煮糍粑,也被大家戏称为“大汤圆”,是在揉好的糯米团内包入萝卜丝、肉末、豆角等炒制成的馅料,搓成“特大号”汤圆,放入烧开的水中煮熟,待糍粑浮出水面再煮一会儿,即可捞出食用。水煮糍粑细腻的粉皮,浓郁的馅料,一口咬下去,美味的汤汁便顺着缺口溢出表皮,满口鲜香。

糍粑的做法大体一致,但又各有千秋。以蕉叶糍粑为例,首先将炒熟的花生黑芝麻捣碎加入适量的白糖搅拌均匀制成糍粑的馅料。然后制作糍粑的面皮,糯米粉按比例加入粘米粉,少量多次加入温开水,将米粉揉成光滑的面团。准备工作完成后,就可以着手包糍粑了,取一块面团按压或揉捏成饼状加入花生芝麻碎,搓成圆团后,用刷了油的芭蕉叶包裹起来,轻轻按压成长方形,蕉叶糍粑就算制作完成。将包裹好的蕉叶糍粑在锅里码好,大火蒸30分钟。刚出锅的蕉叶糍粑外皮软糯能拉出丝,馅料香甜酥脆,伴着一股芭蕉叶的清香,让人吃一口想一个。

小小糍粑,让人有着不同的味觉享受,更是蕴含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大家吃的是丰富多样的糍粑,品味的是对生活的热爱。

冷糍粑。(记者陆小洁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