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镇持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不断推动惠农项目落地,通过发展“小产业”撬动“大发展”,让更多村民共享乡村振兴发展成果,让撂荒地持续结出“致富果”,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秋末初冬时节,天朗气清。走进花龙村的木薯种植基地,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香。放眼望去,一片片整理规整的坡地上,农户正忙碌着采收黄心木薯。

花龙村耕地面积约2000亩,其中木薯种植占比达60%。该村土壤以沙壤土为主,土层深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十分适合木薯根系发育。此前,由于部分地块偏远、耕作不便,不少土地逐渐被撂荒。为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带动村民增收致富,花龙村委经过多方考察调研,最终选定高产、高附加值的“华南9号”黄心木薯作为特色种植品种,构建起“合作社+企业+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
“按照隔壁县的种植经验,这个木薯亩产可达6000斤,”平南县高龙茶叶有限公司经理梁孔超告诉记者,“长得好的一棵就有约20斤,采挖10-20棵木薯就有200元钱了。”

黄心木薯具有适应性强、产量高、市场需求稳定、经济价值较高等特点。花龙村基地聘请本地农户帮忙种植,定期聘请村民进行除草、施肥、采收等工作,既充分将撂荒土地利用起来,又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还能带动本地村民增收,实现“一举多赢”的发展目标。
近年来,木薯糖水作为一个极具特色的新晋甜品,因口感软糯清甜而深受消费者青睐,是夏日消暑、冬日暖身的佳选,在街头巷尾的糖水店、奶茶店里都是热门产品。黄心木薯口感软糯清甜,是制作糖水的优质原料。

花龙村通过“合作社牵头、企业带动、农户参与”的模式,让200多亩撂荒地重新焕发生机,更让村民实现“土地流转得租金、基地务工得薪金”的双重收益。下一步,花龙村规划继续扩大黄心木薯种植规模,盘活更多闲置土地,同时积极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发深加工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WAP版
小程序
贵港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