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桂平市举行2025年设施农业重点项目招商引资集中签约仪式,签约项目13个,协议总投资12.28亿元。桂平市今年的招商引资工作“开门红”现象表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常态化服务好企业,“营商”才能“赢商”。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而招商引资最重要的是投资环境。近年来,我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夯实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基础,为市场主体注入了强劲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硬环境是招商引资的基础。近年来,我市通过加大固定资产投资,优化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布局,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了便利的生产和生活条件。2024年,贵港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8%,排名全区第3位,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推进。在交通方面,我市加快推进港口、铁路、公路等交通网络建设,提升物流效率,降低企业运输成本。在能源方面,通过优化电力、燃气等能源供应,确保企业生产用电用气稳定。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我市积极推进5G网络、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持。
软环境是招商引资的关键。近年来,市政务服务中心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导向,推动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实现全程网办率100%,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了新动能。通过改革引领和数智赋能双轮驱动,推行涉企准营临期到期证件“便捷续办”、文明礼仪规范化星级考核、延时服务、上门服务等多项微改,提升了政务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通过事项归一、数据共享、审批并联、合并去重、多证合一等优化举措,实现了信息跨部门共享调用,企业开办、准营、变更、注销等业务可实现“一张表单、一个系统、一套材料、一链办理、一次办成”。这些改革举措,有力地优化了我市营商环境。
公正、高效、廉洁的司法环境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市将政法机关一站式服务、首席法律专家咨询服务延伸至产业园区和重点民营企业,提供精准高效的“面对面”助企服务。同时,探索警企联防共治的新方法、新举措,建成驻企警务站23个,筑牢“平安堤坝”。在“荷法善治 护企优商”良好司法环境的保驾护航下,我市推动涉企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成本更低、效果更好、效率更高。2024年,全市法院受理涉企纠纷案件同比下降17.03%,降幅排名全区第一,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
招商引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营商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软实力”,优化营商环境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更是区域竞争力的“动力源”。我市各地各部门要继续以“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为指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