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网评 > 正文

【老徐茶座】公务用餐“一码通”是基层减负的破题之钥

2025-02-19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南 方  

主持人语:事在人为。有一些看似很难根治的顽瘴痼疾,并不是没有办法解决,而是没有解决的决心。只要下定决心去干,总能找到办法。科技的进步,更是为解决难题提供了科学、合理、精准、高效的手段。

据2月15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报道,江西省修水县全面推行公务接待“一码通”,明确将县域范围内的公务活动全部纳入机关食堂“扫码用餐”范围,县内人员不再凭公函安排公务接待,修水县纪委监委、财政、审计等单位可以通过调取后台的用餐人员和时间、扫码定位等信息与各单位伙食补助报账记录进行比对,以此严查“吃而不付、付少吃多”套取下乡伙食补助等问题。

近年来,“基层减负”成为社会治理领域的高频词。修水县推行的公务用餐“一码通”改革,通过一部手机、一个二维码破解了公务接待难题,让基层干部从繁重的接待任务中脱身。数据显示,2024年9月至12月,修水县公务接待费用同比下降34.93%,基层干部每月平均接待频次减少60%以上。这一改革不仅是一张遏制“舌尖腐败”的制度之网,更是一把为基层减负、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破题之钥。

过去,基层公务接待常陷入“凭公函吃桌餐”的困局。纸质公函易伪造、流程繁琐、监管滞后,导致“一函多餐”“虚假报销”等乱象频发。修水县通过“智慧食堂”系统将全县534家机关食堂联网,公务人员只需扫码即可完成身份核验与费用支付,后台自动生成包括时间、地点、人员在内的完整数据链。这种“数据留痕”模式让每一次公务用餐都有迹可循,堵住了“吃空饷”“虚报套取”的漏洞,让“小吃小喝”等隐性腐败无处遁形。

公务接待乱象的根源,在于制度执行中的弹性空间。修水县的改革并未止步于技术层面,而是通过场所、标准、赋码、监管“四个统一”构建起闭环管理体系。该县纪委监委将“扫码数据”与财政报账系统联动比对,精准筛查“付少吃多”“异地重复用餐”等异常行为;审计部门依托系统开展“穿透式监督”,2024年查处违规接待案件12起,问责23人。这种“制度+科技”的融合,实现了从碎片化管理到系统性治理的跨越。

公务用餐“一码通”的推行,把基层干部从以前较多的公务接待负担中解脱出来,减少了陪同时间,减轻了基层负担,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抓工作。餐费管理这个“小切口”改革起到了杠杆效应,带动乡镇财政资金使用的全面规范。2024年,修水县办公费、餐费等“五费”支出同比下降31.96%。

修水县“一码通”改革的成功,印证了一个朴素的道理:给基层减负,本质是为治理增效。当干部不再疲于应付接待任务,民生项目的推进速度才能加快;当财政资金从餐桌流向农田水利,群众获得感才能切实提升。规范的是接待,解放的是生产力,赢得的是民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