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贵港市覃塘区百龄帮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获评为全国“敬老文明号”。该公司相关负责人雷炜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份荣誉是对团队多年来深耕养老服务的肯定,更印证了公司“让长者幸福开心每一天”的初心。
“每一个小设计都很贴心”
覃塘区覃塘街道覃塘社区的付大爷家曾经是典型的老年安全隐患现场,台阶陡峭、灯光昏暗。82岁的他视力不佳,夜里起夜常磕磕绊绊。了解到老人的情况后,覃塘区百龄帮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为他制定了适老化改造计划。
“小伙子,这扶手真能撑住我这老骨头?”当公司工作人员带着改造团队上门时,付大爷摸着粗糙的双手问。员工一边搀扶他慢慢走,一边讲解:“您放心,床边扶手很牢固,还能折叠,不占地方。卫生间铺上防滑胶,装上淋浴扶手,洗澡时更安全。”
施工团队成为了“细节控”,客厅、卧室安装了暖黄色夜灯,淋浴扶手装在老人习惯抓握的高度,连厨房吊柜都加了下拉式挂篮。
改造完成那天,付大爷摸着发亮的扶手笑出声:“小伙子们真细心,每一个小设计都很贴心。”
更让付大爷暖心的是,护理员小江每周上门服务,除了帮老人剪指甲、测血压,还特意为老人烹饪易消化、营养的饭菜,陪老人话家常。付大爷笑呵呵地说:“他们来了,家里就热闹了,我心里也亮堂了。”
从“生存”到“生活”的蜕变
76岁的庞爷爷是覃塘区三里镇一名特困孤寡老人,无儿无女的他独居在年久失修的老房里,患有高血压、过敏性皮炎、左侧股骨粗隆间骨折及左髋、左膝部挫伤。他腿脚不便,日常活动仅限屋内,三餐多是简单蒸煮的粗粮,有时甚至饱一顿饥一顿。长期独居让他终日沉默发呆。
去年,庞爷爷搬入和光颐养·广西覃塘颐享家颐养中心第一天,护理员为他清洗更衣、理发剃须,换上干净舒适的新衣新鞋,随后住进了配备独立卫生间、电视、呼叫机和适老床的房间,宽敞明亮的居室、冬暖夏凉的环境,与之前的破旧老屋形成天壤之别。
针对庞爷爷的高血压和左侧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心的护理团队为他制定了个性化健康管理计划,每天定时测量血压,提醒服药,并指导他进行适度锻炼,缓解疼痛。
如今,庞爷爷在护理员的照料下,已能使用拐杖自行行走,还能参与集体活动,眼里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特困长者的蜕变,离不开国家农村养老服务政策的坚实托底,也离不开中心“用心用情服务”的责任担当。目前,中心入住的110余名长者中,有70多名像庞爷爷这样的政府兜底对象。
雷炜杰介绍,2022年,和光颐养·广西覃塘颐享家颐养中心进驻覃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引导,构建“机构带中心、中心带站点”的多层级养老服务网络,累计为周边社区、村屯提供助餐服务3.5万人次,组织社区老年文化活动80余场次,家庭适老化改造278户。
据了解,该中心承接覃塘区2024年、2025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已完成443户家庭养老床位建设,为经济困难老人提供助洁、助餐、助行、情绪疏导等上门服务3.1万人次,为当地居民提供工作岗位80余个。
图为颐养中心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在同老人做游戏。全媒体记者陆颖敏摄

WAP版
小程序
贵港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