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平南县持续加强基础设施投资,不断加大能源项目建设力度,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能源动力。总投资约7.24亿元的平南县300MW/600MWh集中共享新型储能项目就是其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已进入投产倒计时,项目团队正以“保质量、抢进度”为目标持续攻坚。
在位于大安镇天堂村项目建设现场,一排排白色的储能仓已完成整体吊装,核心设备均已到场,施工人员正围绕电器设备开展集中作业。当前重点推进220kV设备安装、主变压器调试、储能设备组装及电缆敷设等关键工序,从电池箱体到配套设施,各环节衔接有序。
投资单位驻现场项目副经理宋峰岩介绍,安装的单个PACK包能储存100多度的电,一个电池仓有48个PACK包,共计120套,总储能达600兆瓦时,相当于60万度电。整个电站的配电系统具备两小时完成60万度电的充放电能力。
平南县300MW/600MWh 集中共享新型储能项目由华能景顺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落地平南,服务整个广西区域,是广西区域重点新能源工程。该项目将凭借大容量、高稳定性的储能能力,为当地电力系统调峰调频、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率提供关键支撑,助力“双碳”目标落地见效。从技术方案到接入规划,项目均采用行业高规格标准,核心储能系统选用安全性与稳定性兼具的磷酸铁锂电池。项目同步新建一座220kV升压站及配套线路,通过1回220kV线路接入直线距离约4km外的220kV秀锦站,确保电力高效输送与电网稳定衔接。目前项目土建工程已经完成,进入设备的安装阶段。
“项目距并网投产仅剩一个多月时间,为确保工期,业主方已协同监理及各施工方保障施工人员充足和材料全部备齐到位,力争按时并网送电。”投资单位驻现场项目经理于波表示,该储能项目像一个大型“充电宝”,当风电、光伏等发电量富余而用电需求不够时,可将电网中多余的电充到电池仓内。当晚上用电高峰期、发电能力不足时,再将电池的电释放出来,保障用户用电。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区域内规模领先的集中共享新型储能电站。相较于传统储能模式,其“集中共享”特性可实现多主体用电需求适配,既为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项目提供“削峰填谷”服务,减少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新能源发电损失,也能在用电高峰时段补充电力供应,缓解区域用电压力。
集中共享新型储能项目将从能源安全、产业发展、生态保护三个维度为平南县乃至广西带来积极影响。在能源安全层面,项目可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与抗风险能力,应对极端天气下的电力供需波动;在产业层面,将吸引储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推动区域新能源产业升级;在生态层面,通过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可减少大量碳排放,为当地绿色低碳发展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