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县市区 > 港北区 > 正文

从“兜底保障”向“品质享老”的跨越——港北区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综述

2025-11-26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陆宏夏 甘雪曼  

今年以来,港北区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赋能、资源整合”理念,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需求为核心,优化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布局,通过适老化改造、精准服务供给、政策红利释放,推动养老服务从“兜底保障”向“品质享老”跨越,让老年人安享幸福美好晚年。

适老化改造+居家服务,夯实“家门口”养老根基

当前,港北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约11.2万人,80岁以上老年人口约2.2万人。针对老年人“养老不离家”的核心诉求,港北区精准发力改善居家养老环境。目前,该区累计为400余户特殊困难老人家庭完成适老化改造,根据老人自理能力差异化配置帮扶设施。为半自理老人加装安全扶手、防滑垫,助力自主生活;为失能老人配备护理床、坐便凳,减轻照护压力,让居家养老更安全、更舒心。

居家服务网络同步升级。港北区通过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对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行、助医、助急等“六助”日常生活照料服务,保障老年人基本健康养老需求。2024年以来,该区已建成家庭养老床位400余张,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900余人次,实现“小事不出门、难事有人帮”。同时,持续推进老年人健康管理提质,全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数8.34万人,建立健康档案7.3万余人,与家庭医生签约5.78万人,建档率、签约率分别为87.52%、74.10%。

在养老阵地建设方面,港北区持续扩容各类养老服务载体,建成4家综合养老服务中心、3家区域养老服务中心、1家农村老年人活动中心、13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0家长者食堂(助餐驿站)。该区还培育出荷城社区、登龙桥社区等6个广西AAA级老年人宜居社区,不断优化老年人生活水平。今年,港北区布山街道港宁社区入选“广西实施国家老年心理关爱项目点”,从生活照料到心理关怀,全方位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该项目已于2025年6月启动,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医养融合+绿色通道,破解“看病难”养老痛点

为打通养老与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港北区全力推进医养结合与老年友善医疗建设。全区9家运营养老机构均与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将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有机结合,构建“小病不出院、大病直通车”的医疗保障模式。贵港市达明医院开设80张医养结合专用床位,实现养老服务与医疗资源无缝衔接。

为提升老年就医便利度,港北区积极推动医疗机构适老化服务升级,优化就医服务流程,不断改善老年人群就医体验,增进老年人健康福祉。港北区人民医院获评为广西老年友善医疗机构,港北区大圩中心卫生院获评为贵港市老年友善医疗机构,5家乡镇医疗机构获评为港北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在此基础上,该区15家医疗机构先后开设面向老年群体、脱贫户患者的就医绿色通道,为特殊人群提供咨询、诊疗、住院、取药、结算支付等各种优先医疗服务,让老年人看病更省心、更高效。

政策红利精准释放,落实“有温度”养老保障

港北区全面落实经济困难老人养老服务补贴、经济困难失能老人集中照护服务补贴、高龄老人生活津贴等老年人福利补贴制度,让政策红利直达老年群体,为老年人生活品质提升注入“真金白银”的保障。今年前9个月,该区累计向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发放生活津贴437.52万元,惠及12.83万人次;发放养老待遇57万余人次,养老金总额达1.14亿元。同时,该区积极实施“阳光家园计划”项目,为3613名老年残疾人发放每人1500元补助资金,减轻老年残疾人家庭照料负担。

从养老环境的细微改善到医养资源的深度融合,从基础服务的全面覆盖到福利政策的精准滴灌,港北区正以实打实的举措,让“老有所养”升级为“老有所乐、老有所享”,持续擦亮“港北养老”幸福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