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艺 > 正文

猎山猪小记

2025-02-24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潘大林  

元宵节,晚上喝酒时,说起野味,说起猎山猪,说起美味的山猪肉,大家一时口舌流涎,谈兴顿浓。一位亲戚说起他年轻时,曾在乡镇工作多年,谓期间乡村生活清苦,无甚消遣,有时周末便叫上几位同事,一起上山打山猪。

猎山猪要先选猎友,必得有一两个谙熟此技者,叫上三人成团,再借得数条猎狗,带上两支粉枪。铁砂力道太弱,得装上钢珠,方能击穿山猪厚实的皮囊。再带上几支大炮(此大炮非打仗用的大炮,而是春节燃放那种单只大鞭炮),以驱赶山猪进入伏击圈。

山猪有大有小,大者两三百斤,小者还在成长,最合适猎取者,为一两百斤的中型山猪,即使如此,它们依然力大无穷,中枪后仍可跑过两三个山头,最后才倒地而亡。若是大山猪,如围猎不成,猎者往往反遭其害,那就得不偿失了。

进入新世纪,人们生活改善,日常不再烧木柴而改用煤气,山上因此草木茂盛,葳蕤成荫,让山猪更易于藏匿,加上山地丢荒,盛长野生木薯类作物,山猪取食容易,且一度受到保护,便拼命繁殖,一时漫山遍野,终成祸害。

猎人进得山来,要先考察猎物行迹。山猪一般夜出昼伏,藏于林深草密之处,出行却有相对固定路线,熟悉者一看便知端的。山猪出行,翻山越岭,一直跑过两三个山头,才四下觅食。两山间稻田有杂沓蹄印,蹄印通往山上,茂密草木处留有洞口,一望便知为其潜伏之窝。猎人分工合作,一人带一猎狗,直登山上最高处,居高临下,猎物便伏在脚下山林之中。另两人则手持猎枪,驻守山猪下来之路,田坎缺口定是山猪必经之途,枪口正对缺口,猎狗俯伏身旁,伸长舌头喘气,只等猎物血溅当场。

一切准备停当,做个手势,对面山头一声炮响,声震霄汉,猎犬顿时冲下山坡,向山猪伏处扑去。震天的炮响让山猪大吃一惊,当即醒转,撒腿便跑,所经之处,草摇木动,猎狗紧追不舍,气氛紧若强弓之弩。

山猪连冲带滚,须臾便到田边坎口处,约略停顿,扫一眼四周形势,再继续狂奔,没料对面十来米处,猎枪“砰”然响起,电光石火之间,钢珠便击中其肩胛,山猪砰然倒地。尽管吃痛,但为了活命,仍立马站起,奋力冲过地块,朝对面山头飞奔而上。猎人自然不肯放过眼前的猎物,带猎狗发力猛追。

受伤的山猪血流如注,为了逃命,却依然四蹄翻飞,跑上山顶,尽管气喘吁吁,却仍然不敢怠慢,四足未停,上到山顶立马又跑下山去。如此这般,再跑到对面山坡,终因鲜血流尽,体力透支,轰然倒地,鼻孔里仅剩下一团大气。众猎狗追上来,一个咬脚,一个咬肚,一个咬肩,到了此时,任你平日是山中之霸,也早就气泄力尽,只能闭上双目,凄惶待死。那英雄末路瞬间,其心中该多么愤恨不甘啊,但也是无可奈何的了!

当是时,众猎人砍来木棍,扎成担架,将猎物置于架上,抬上肩膀,带上猎狗,喜气洋洋朝家中走去。进村之际,男女老少聚拢过来,报喜之声四面散布,欢乐气氛瞬间拉满。打得猎物,所谓见者有份,最后烩成一大锅香味四溢的山猪肉,请上所有请得到的亲朋戚友,打开墙角里放置多日的一大桶米酒,铺开粗盆大碗,兴高采烈地大喝大嚼起来。借来的猎狗自然得归还人家,随狗还得送上一只猪头,以示感谢之意,有借有还,来日再借不难!

以上故事,纯属道听途说,因非本人亲历,谬误在所难免,仅当饭后谈资,如此而已。想那山猪,本是山中寻常野物,林深草密之际,山猪繁殖迅猛,横行一时,即便放任狩猎,却因猎具简陋,难以一获,让其终成祸害。待猎枪兴起,狩猎渐成探囊,山猪日见其少,便变作保护对象。人类与山猪,本属两个物种,自应井水不犯河水,然人类处食物链顶端,自然不肯放过嘴边之山珍美味。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今山猪之害又复炽烈,狩猎之风重兴,惟谙猎技之人,早已凤毛麟角。对于叙述猎山猪故事者,早不复当年敏捷,已垂垂老矣,纵有山猪横陈于前,尚不能勃然抽刀,如此狩猎山猪,便终成陈年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