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春常在,清勤福有余。家和万事兴,尚德润心舒。这是我的家乡桂平市中沙镇南乡村的韦氏家训。
在苍茫的大容山西北面,深藏着一座历史悠久的小山村——南乡村,那里有一片闻名遐迩的明清建筑群,人称西南第一庄——尚德堂。古庄园不仅亭台楼阁中西合璧,而且数量庞大的壁画、浮雕和书法等作品至今极为少见。从小就受到了熏陶的村民纯朴务实,更有让人过目不忘的是那传承数代的家风藏头对:
尚孝道诚真,凭拼搏创鸿业;
德天时地利,善人和获小成。
“尚德”文化也浸润着我家的每个成员。
尚孝道之德
奶奶是远近有名的纺织手。有一次,奶奶带着我到邻居家做织布技术指导,回家时叔婆给了我一颗小小的粉红纸裹好的硬糖,我高兴极了。晚饭后,奶奶教我用砍刀把其分成几份,让家中每人一份。分到奶奶时,她却说:“不爱吃,就奖给我的乖孙!”我趁她说话之机,把小小的糖碎塞进了她的嘴巴,众人开心地笑了。
我上小学后,就搬到妈妈的单位去住。常劝奶奶跟我们一起住,但她总是说自己的呻吟会影响到家人休息,所以白天就来帮带我弟弟,晚上就回去看家。到弟弟也上小学了,她又说自己老了走不动,但还能煮饭,就不愿在妈妈单位住,怎么劝也不愿意。每天妈妈都把煮好的菜装好,等我们兄弟放学,无论刮风下雨都轮流给奶奶送餐。她却总说会照顾好自己,叮咛我们多挤时间,把书读好。但爸妈还是每天都抽空去看看,陪她说说话。
尊老爱幼,代代相传。如今每个假期,我女儿都主动到语言不是很好沟通的苗乡,去陪伴外婆,为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尚勤俭之德
我刚考到县城读书的那年中秋,妈妈恰好到县城出差,她用午休时间,顶着骄阳,独自从会场步行一个小时给我送月饼。当我在校园看到妈妈时,汗水早已把那套穿了多年已褪色的衬衫湿透,我的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边擦泪水边责问:“妈,这么远的路,为什么不坐三轮车过来?”她连忙帮我擦掉了泪水,微笑道:“习惯了!当年我跟文工团外出表演,就是从家步行到广东的……”其实,我心里最清楚,妈妈为了我们兄弟仨读书,节衣缩食,既教书,又务农,哪里舍得花钱坐车。
农村的清苦,涵养着勤俭之风。小时候,三兄弟的衣裤,许多是哥穿不合了留给弟弟,缝缝补补又可穿一季;奶奶不止一次认真地把我不小心掉到地上的饭粒一粒一粒捡起来喂鸡。每当这时,妈妈就引导我们背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要我们谨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等。
尚诚信之德
有时诚信犹如青涩之果,咬一口,虽苦却回味无穷,倘若丢弃必定遗憾。我毕业就服从组织安排,回乡教书,一干就是16年。后来我被调到离家较远的江口镇工作,习惯节俭的我,常开摩托车几十公里回家。意外发生了,那是2008年隆冬,车祸导致妻子脑震荡加右锁骨断裂,我自己也受了伤。我本想请假照顾妻子,但父母却说不能耽误学生的课业,要求我不能落下工作。我只好把妻子交给家人照料,自己简单处理后带伤继续上课,还帮妻子带班上课。
参加工作以来,我谨记家训“早起三朝当一日”,上班从不迟到早退,也不随便请假。记得有一年参加下乡送春联活动,第四天早上突然下起了大雨,气温骤降,我本想不出门了。但父亲却早早帮我收拾好毛笔,在门口等着,说答应了别人的事,不管怎么样,一定要尽力履诺。在他再三坚持下,我们下到村时,得到群众的一致赞赏,我对“诚信乃立身之本”有了更深的感悟。
尚朴实之德
“遗子黄金满籝,不如教子一经。”族中长辈常用此训严格要求家人。小学四年级时,我参加中南五省数学奥赛获奖,但分数不高。回到村里,为了让大家高兴,我就虚报了分数,后被发现,挨批评了一顿,长辈反复告诫:做人要实诚。
在上世纪70年代,物资比较匮乏,奶奶对一针一线都十分节约,无论多乱的麻线,只要到她手里,都被一一解开。我多次问过她为什么,她耐心回道:“做事既要静,又要诚,才可解决问题。”她常把从裁缝店捡回的破碎布料,拼成一个个漂亮的衣织品,甚至把剩下的一丁点废料,拆成了一根根线,一段一段接起来,编织成为一条条五彩布绸带,送给大家用作捆扎衣物的绳子。奶奶自身的行动和质朴的唠叨,教会我们从小要实实在在,不求华丽,朴素才是最美的。
尚友善之德
家乡的“百线垌”水利工程刚好从我家门前穿过,夏天一下大雨,就外溢横流,常把路巷冲得坑坑洼洼。每次雨后,妈妈总带着我们修路,用泥填平,还到江边挑些河沙铺在面上,避免路人滑倒,更使鞋不沾泥。
炎夏雨水多,边冲屯的学生常因洪水拦着放学回家的路,奶奶经常叫妈妈把他们领回家里吃饭,不要让孩子们饿着肚子读书,还叮咛我们要牢记:“学不辍,志不忘;守法纪,乐相帮。”小时候住在村里的时候,每晚妈妈总把门前的电灯开到十点才关上,说方便守田水晚归的人看路。
我们参加工作后,村里每次捐资助学,修路造桥,父母总问我“捐款了吗?”担心我把大家的事给忘了。正是父母心地善良、和睦邻里,教会了我与人相处之诚;正是他们勤劳淳朴、做事有规,教会我做事有准则、有方向。
如今我们都在外地工作,父母虽然没有给我们太多的物质财富,但“尚德”家风如细雨,润物无声,激励着我们,润泽着我们,让后辈一代代传承,一代代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