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 > 正文

【周日特刊】这名“00后”“火焰蓝”有一颗赤诚之心

2024-05-12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李园园   网络编辑:周礼萍  

“您的捐献不仅给了我孩子新的生命,也给了我家人和朋友们无尽的希望和快乐。因为您的善举,我的孩子得以重生,第二次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宝贵……”

今年1月,温文安成功捐献20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第16851例、广西第593例、贵港市第2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在这个青春澎湃的5月,温文安再读这封受捐者家属写来的感谢信,深深感受到作为一名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热血相助

为患者送去生命希望

温文安是港南区消防救援大队江南消防救援站一名“00后”消防员。在2022年的一次献血活动中,温文安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挽救患者生命。他毫不犹豫地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对于血液病患者来说,非血缘关系间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率只有十万分之一。去年8月,温文安接到贵港市红十字会通知,他与一名患者血样初步配型成功。温文安当即表示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在随后的两个多月里,温文安完成了高分辨血样检测、健康体检、制定采集计划等流程。

▲温文安捐献造血干细胞后留影。

今年1月17日,温文安向单位请假,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住进广西造血干细胞定点采集医院,开始连续6天、每天输入“动员剂”,将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液,以方便采集。

1月23日上午,造血干细胞采集正式开始。血液从温文安的右手抽出,经过血细胞分离机筛选出造血干细胞后,从左手再输回他的身体里。经过近4个小时的采集,200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功从温文安身体采集完成,并以最快的速度送给患者。

造血干细胞捐献遵循捐献者和受捐者互不联系的“双盲”原则。在完成捐献后,温文安除了收到捐赠荣誉证书外,还收到一封受捐者家属写来的感谢信。虽未曾谋面,却见字如面。温文安读完信后感慨地说:“感觉自己的捐献非常值得!希望患者能够早日康复,在今后的生活中保持乐观的态度!”

▲温文安捐献造血干细胞证书。

“原来他是去捐献造血干细胞了,闷声干大事啊。”直到捐献完成,温文安的善举才被家人和同事知晓。他的同事何琪蔚大为赞赏,表示要学习他助人为乐的精神。在今年学雷锋月活动中,该站组织职工开展无偿献血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有10多名消防员踊跃献血。

据悉,江南消防救援站对温文安的爱心捐献给予大力支持,直接批准7天假期,并在其归队后适当调整他的工作,以帮助他尽快恢复体能。

参军入伍

践行为人民服务初心

2000年,温文安出生在玉林市一个普通家庭,父母淳朴善良、乐于助人。五六岁时,有一次温文安跟随父亲上街,看到路边有个拾荒老人,衣衫褴褛,很是可怜。父亲带着温文安走进一家蛋糕店,买了一大袋面包,让他送给拾荒老人。耳濡目染下,温文安逐渐生出助人为乐的情结,也在成长中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可以帮助到别人,我很快乐。”温文安说。

18岁那年,高中毕业的温文安遇到国家征兵。“到部队去,不正是践行为人民服务初心的最佳选择吗?”他毫不犹豫地报名应征,成为云南香格里拉武警部队的一名战士。

香格里拉海拔3000多米,常年寒冷,紫外线强,环境恶劣。温文安到部队后第一次参加3000米跑时,就出现高反缺氧症状,嘴唇和指关节发紫、手指冰凉,几乎要晕倒,没能跑完全程。但他并不气馁,在后来的训练中逐步给自己加码,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下来。慢慢地,他克服环境的影响,3000米的成绩慢慢提高,最后拿到全队第五名的成绩。“海拔高士气更高,缺氧气不缺士气。”这是高原部队锻炼出来的战士的豪言壮语。

2020年初,香格里拉血站血液储备不足,临床用血面临严峻挑战。温文安所在部队响应号召,组织官兵参加无偿献血活动。这也是温文安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退役后的2021年,温文安来到贵港工作。他在港北区北门市场的流动献血车上完成了人生第二次无偿献血。

“那一次献血,我遇到了一位大叔,他每半年就献一次血,已经坚持了10多年。大叔年轻时曾出过一场严重车祸,靠输血捡回一条性命,从那以后,就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血液去挽救更多人的生命。”温文安说,大叔的故事让他很受感动,自己也暗自立下目标:要坚持每年都参加无偿献血。目前,温文安已无偿献血4次共1400毫升。

平时,温文安还积极参与交通引导、维护秩序等志愿服务活动,尽己所能地帮助他人。

穿上“火焰蓝”

书写青春无悔篇章

“开始!”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身穿鲜亮训练服的温文安提起挂钩梯向上一挂,“哐”的一声脆响,梯子上的挂钩牢牢钉在二楼窗台上。随后,他敏捷地登上梯子,来到二楼窗台上,快速将梯子上送到三楼,再上四楼。架梯、上楼、登台,动作一气呵成,全程用时仅18秒。

这是温文安的日常训练项目之一。2023年4月,他通过招聘进入消防队伍,成为一名“火焰蓝”战士。“消防员就像军人一样,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来保护人民群众,这是我当消防员的原因。”温文安说。

对于刚踏入消防领域的新人而言,每一天都充满挑战。温文安第一次尝试挂钩梯训练,20秒只爬至3楼,而合格标准是从一楼到四楼花费时间在25秒以内。部队的历练为温文安锤炼了良好的身体素质,也培养了他积极向上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他在每晚点完名后,又到体能室加练体能,不断琢磨动作技巧和要领,训练成绩突飞猛进。

去年夏天,港南区南山路口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两辆货车相撞,导致车头严重变形,驾驶员被困。接到任务后,温文安随作战小队赶到事故现场。此时,被困人员的腿被死死卡住,他发出痛苦的呻吟声。在班长的带领下,他们破拆车架,寻找支点,为被困人员撑开一点空间,最终将其成功救出。

“一定要不断增强技能和知识,才能更好、更快、更准确地将被困人员救出来。”这件事后,温文安更加苦练本领。2023年9月,他取得红十字救护员证,应急救护、灾害救援专业素质进一步提升。

“文安比较懂车辆器材方面的知识,经常会热情教我们怎么操作;生活中也是一个热心人,有事喊一声‘文安’他就来了。”同样是“00后”的何琪蔚说,温文安用自己的热情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今年的小目标是,体能方面进一步提升。同时,继续通过多种途径帮助他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多做贡献。”温文安说。他正以赤诚之心书写无悔青春!

(本文图片由市消防救援支队提供,除有说明者外,均为温文安日常训练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