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艺 > 正文

文学光芒照耀人生历程——读徐强《字里有乾坤:细说〈千字文〉第一册》

2024-03-18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李东凡  

《字里有乾坤:细说〈千字文〉第一册》是徐强先生最新出版的一本集子。之前,他已出版了《下辈子做一条狗》《当狗站起来的时候》等散文随笔集。展读这册散发着浓郁墨香味儿的新集子,一个真实的徐强极其丰富细腻博学的内心世界立刻呈现在我的眼前。20多年来,徐强先生用一支勤耕的笔,荡涤浮躁,以朴实哲思的语言讲述着一个个汉字里的生动故事。

喜欢书的人都知道,买书、读书、藏书需要一种耐心,一种寂寞的孤独,一种坚韧的毅力。如果说,再将读书的感悟用文字记录下来,恐怕不是一般人所能及的。但徐强能,不然就不会有他这本新集子走进我的视野,走进众多读者的心里。在这册集子中,他讲解的每一个文字,都被他演绎得妙趣横生,哲思明理。他所讲述的每一个汉字,都与人、自然或是故事,有着逻辑上的密切关联,皆可独立成篇。同时,语言通俗易懂,精练畅达。徐强先生的情思和才气自然流淌,虽然痴于书,但逻辑严谨,小中见大,见解深入浅出而又入木三分。他讲解的一个个清新雅致的汉字,字字珠玑。这里,不妨转述几段如下:天地玄黄,出自五经之一的《周易》,《周易》上说,“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意思是,天是黑色的,地是黄色的。晚上的天空是黑色的,而青色和黑色是可以互换通用的,“玄”因此也可理解为接近深蓝色的黑青色,这就包括了白天和夜晚的天空的颜色。土壤,也有黑、红、白、黄、紫等多种颜色,因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中原地区的土壤属于黄土,所以就用黄色代表大地的颜色。又如“日月盈昃”,同样出自《周易》,《周易》上说:“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太阳过了正午会偏西,月亮圆了又会缺。这是人们观察到的日月运行的规律。月食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地球刚好运行到了太阳和月亮的中间,挡住了太阳光对月球的照射,月亮上出现黑影。古人认为这时候的月亮是被“天狗”吃掉了,所以称之为“月食”。

细品之下,我以为,对这些汉字的讲解,不是徐强脑海中灵光一闪就能写成的,而是他长期博览群书、观察社会、留意气象、亲近自然、思考人生、体验生活、感悟人文的必然。

文学的道路,虽然曲折而漫长,还有孤独与寂寞,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却又是一个美好的梦想。正是在这样的文学光芒里,我看到了徐强先生的别样人生和不凡的人格魅力。

也许正是带着文学的梦想,让徐强从村庄走向了外面的世界。从他的自序中可知,徐强从懵懂的少年开始,就钟情于文学的圣殿。从那个时候起,文字在他的心里种下了永恒的种子,他对文字的沉浸,就像一个好酒的人,如痴如醉。正如他在自序中所说:“有时候,在破败不堪,苍蝇成群的茅坑蹲着,发现地上印有文字的纸片,我也能好奇地盯上老半天,全然不顾光线昏暗的狭小空间里令人窒息的恶臭。”因为爱好文字,徐强先生的人生历程有了丰富多彩的梦想和人生目标的追求,有了属于他自己的人生逆转。20世纪90年代中期,他从一个灯红酒绿的世界来到贵港日报社,真正开启了和文字打交道的职业生涯。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徐强先生在文学的道路上,遇到了两位对他影响至深的老师,一位是广西著名杂文家覃富鑫,一位是庄重文文学获奖获得者潘大林先生。然而,徐强的心里也非常明白,无论遇到多好的老师,都不一定能点石成金。除了老师的教诲扶携,还要自己不懈地努力。这正好验证了哲学中的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的原理。潘大林老师在送给徐强的一首诗里写道:“不信书生能救世,只缘块垒在心头。”是的,这也正如徐强在自序中所说,本来世界上就没有“救世主”,也不需要“救世主”,言下之意,唯有自己才能救自己,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可见,徐强的心里是极其理智的,他很明白,文字虽然不能“救世”,但能“劝世”,也可传播知识、观念和真善美。20多年来,在文学的世界里,他博览群书,希望通过“说文解字”的方式,对《千字文》进行逐字逐句讲解和逐行逐段串讲,将每一个汉字告诉他的,告诉每一个人。

逐字讲解《千字文》,是一件艰巨烦琐、耗时费力的事情,徐强先生谦称自己学识浅薄,难以胜任这项工作,但他也信心满满地坦言:“不过既然已经开了头,唯有咬紧牙关坚持到底。”这册新出版的集子面世,就是有力的见证,更是一种力量和信念的见证,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无形财富。

在这册集子的字里行间,我看到了徐强先生对人生的态度,对文学的执着,对文字的敬畏,对时代的热情。我想,也许正是这文学的光芒,照亮了他的人生历程,是他对文字的热爱和对文学的追求,成就了他心中的梦想,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