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劳动者,都普通而平凡,但劳动者之歌,是极不平凡的。之所以为“歌”,源自它深藏于广大普通劳动者的坚韧与恒心,凝聚了劳动者群体磅礴的力量和奋进的步伐。它的每一个音符都闪烁出普通劳动者厚积薄发的光芒,流露出幸福的喜悦。
黄松江养鱼35年,是一位普通劳动者。35年的泥塘劳动,他不怕苦、学科学、用科学、传科学,注重环保、践行生态文明,谱写了一首不平凡的劳动者之歌。
这首歌风雨无阻。明代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说:“黄秀才从陆路短船,风雨无阻,所以赶着了。”在古代,风雨无阻主要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如黄秀才在风雨中赶路,最终赶上了他的目的地。在现代,这一成语之意有所扩展,不局限于字面意义上的风雨天气,更多时候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在追求目标或冲刺任务时,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都能坚定不移地继续前行,不被外界因素所干扰。这种精神,放在劳模身上再恰当不过,因为每一位普通劳动者要成长为劳模,都具备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决心。黄松江从17岁起便在泥塘里耕耘。凌晨,江岸的小村庄被他“叫醒”;闷热的夏日晌午,他通过手机遥控鱼塘中的增氧器,水花四射,鱼儿欢畅。偶在树荫下乘凉的他,看似闭目养神,其实心中的梦想从不停歇……他用35年的风雨无阻,用每一天的“挂着小鱼儿”,把山村塘埂走成“劳动最光荣”的大道。
这首歌乡情浓浓。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出色的劳动者都是在工作中充满活力,以持续的激情和热情投入工作,为自己执着追求的事业不懈奋斗。黄松江扎根农村,面向群众,积极地把学到的养殖知识用于实践,带动群众转变传统养殖观念,发展现代生态渔业,努力探索渔业产业发展的新路径,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在乡村振兴中为渔业振兴贡献力量。他一心养好鱼花,和群众一起发展渔业产业,在泥土芬芳的乡村平凡又出色。他认为,在乡间有许多事情可做。他很欣慰,因为长期的劳动激活内在活力,让他充实,增长才干,走到哪里都感恩乡情,更加热爱生活。这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劳动的意义和在一线奋斗的价值,启示并激励我们不断奋斗,用辛勤劳动涵养丰盈的精神世界,进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这首歌传递价值。漫长的中华文明发展历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辛勤劳动者无数。正因有了他们的劳动创造,国家才有了雄厚的实力,我们才有了可享的硕果。黄松江——我们身边的劳动模范,是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史中一朵小小的浪花,那双捧起小鱼儿的双手,谱就了推动乡村振兴的时代乐章。他的勤奋和坚持,是真正将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生动实践,让我们更加深刻领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积极劳动的要义。他的手中举着辛勤劳动的“国字招牌”,举着不懈奋斗的精神火炬,与所有诚实进取的劳动者共享惠民国策,传递时代价值,共享时代荣光。
那么,就让我们用心感受这首不平凡的劳动者之歌,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劳模精神,保持艰苦奋斗、共创美好新生活的精神动力,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港篇章的征程中奋勇拼搏,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