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当吸污车轰鸣声打破水电巷19号院的沉寂,困扰居民多日的排污管道堵塞难题迎来破局。这场看似普通的管道疏通工程,实则是一场关乎民生福祉的“突围战”,更是检验基层治理效能的试金石。
老旧小区排污难题的形成,是城市发展历史欠账的缩影。作为建成30年的老旧小区,水电巷19号院长期缺乏专业物业管理、基础设施老化、环境卫生差等问题积重难返。特别是之前排污系统设计不科学,时间长了容易导致该小区排污系统堵塞。排污系统如同城市的“地下生命线”,一旦堵塞,不仅会造成污水四溢、臭气弥漫,更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安全与健康。这种“看得见的痛点”长期存在,暴露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短板,也凸显出破解老旧小区治理难题的紧迫性。
难题的破局,彰显了多方协同的治理合力。从社区干部48小时轮班入户动员,到居民自发众筹资金;从“板凳会议”凝聚共识,到政府部门统筹协调资源,这场“突围战”充分展现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模式。特别是115户居民的积极响应,既体现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期盼,也印证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朴素真理。当政府主动作为、居民积极参与、社会力量协同发力,再复杂的难题也能找到破解之道。
排污管道的疏通,更应成为老旧小区治理升级的新起点。此次破局并非终点,而是长效治理的开端。石羊塘社区同步推进物业管理委员会筹建、跟进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正是将“应急治标”与“长效治本”相结合的务实之举。老旧小区治理不能止步于解决眼前问题,更需建立常态化维护机制,完善物业管理体系,推动居民从“旁观者”变为“主人翁”,让老旧小区真正实现从“脏乱差”到“美净齐”的蜕变。
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排污管道堵塞问题的解决,不仅疏通了城市的“毛细血管”,更疏通了群众心中的“堵点”。只有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把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工作的“风向标”,凝聚各方力量,创新治理方式,才能让老旧小区焕发新生,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更有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