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雅兰复旦大学毕业照。(资料图片)
写信人:韩雅兰,中共党员,1936年从复旦大学毕业后放弃优渥生活赴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学习。全面抗战爆发后,她奉党的指示返回西安从事地下工作,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43年6月病逝,终年38岁。
读信人:钟思泉,华中科技大学学生。
1937年春天,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的女学生韩雅兰在给父母信中写道,“不愿做个时代的落伍者,不愿落人后”。那时的她,追的是救国图强的潮;今天的我们,该以什么为潮,才不辜负这个时代?
我叫钟思泉,是一名大一新生。翻开《抗战家书》,这封延安抗大女学生的信,字里行间展现了抗战年代的青年投身民族解放事业的决心,格外触动我。
她叫韩雅兰,1936年从复旦大学毕业后,瞒着父母偷偷到延安抗大学习。1937年4月18日,她写信向父母细说缘由和在抗大的情况,请他们谅解、放心。
韩雅兰给父母的家书。(资料图片)
(以下为家书节选)
家境优越又从名校毕业,却到生活艰苦的延安上抗大,韩雅兰的选择看似难以理解,可“为国家民族求解放,做有意义的事业”,正是那个时代青年的思想追求。
韩雅兰的“不告而别”,是为更多人不必告别,她的“不孝”,实则是对民族的“大孝”。她追逐的不是一时热闹,而是国家救亡图存的大义。真正的不落伍,从不是跟风赶潮,而是把个人的脚步踩在民族前进的鼓点上。如今我已踏上求学路,希望能像她一样,以己之行,不负时代,做与民族同频的追光者。
总策划|刘昆 罗猛
统筹|李秀翔
执行|张红璐
编导|王龙
出镜|钟思泉
摄像|莫淦水
剪辑|吕国鑫
设计|周承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