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安澜将军(资料图片,来源:新华社)
写信人:戴安澜,黄埔军校第3期毕业,参加过长城抗战、台儿庄战役、昆仑关大捷。1942年奉命率部编入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作战,在缅甸北部牺牲,时年38岁。
读信人:王雪瑶,南宁师范大学教师。
我常想,和平年代里,该如何教会学生深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大义?戴安澜将军在战壕中写给妻子的信启迪了我。
戴安澜将军亲历了长城抗战、台儿庄战役、昆仑关大捷。1942年,他奉命率中国远征军200师入缅参战,在缅北壮烈牺牲,年仅38岁。在孤军作战、后援断绝的情况下,他抱定以全部牺牲报国家的决心,写下这封家书。
戴安澜写给妻子王荷馨的家书。(资料图片,来源:新华社)
(以下为书信节选)
抗战家书
一边是家国大义,一边是骨肉牵挂。他是妻子的丈夫,是孩子的父亲,更是中国的将军。“为国战死,事极光荣”是一个将军在明知必死的情况下留给祖国和家人的最后告白。英雄并非没有软肋,他怕妻儿无依,但更怕山河破碎、国之不存,孩子连一片安稳成长的净土都没有。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来不是只属于战火年代的口号。80多年后硝烟散尽,和平成为时代底色,我们虽不必捐躯沙场,但是要让孩子们记住: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有担当,中国便有力量!
总策划|刘昆 罗猛
统筹|李秀翔
执行|张红璐
编导|王龙
出镜|王雪瑶
摄像|莫淦水
剪辑|余杰康
设计|周承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