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的某个深夜,当大多数人已进入梦乡时,桂平市中沙镇上国村党支部书记莫海松却经历了一个不眠之夜。他用一次深夜的紧急救助,一趟全程的暖心陪护,生动诠释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的责任与担当。
深夜急电:他是群众的“守护人”
当晚,忙碌了一天的莫海松正准备休息,突然接到一通紧急电话:村里年迈的老党员莫某某在家中被狗咬伤,情况紧急,而其子女均在外地打工,家中无人照应。
“别着急,我马上到!”挂断电话后,莫海松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冲出家门,融入沉沉的夜色中。他深知,对于一位独自在家的老人来说,尤其是在受伤无助的时刻,党组织的关怀就是最坚实的依靠。赶到现场后,他一边安抚受惊的老人,一边仔细查看伤势,当机立断:“走,我们马上去卫生院!”

全程陪护:他是老人的“贴心人”
莫海松第一时间将莫某某送至中沙镇卫生院进行初步清洗和包扎。然而,鉴于伤势需要更专业的处理,卫生院医生建议立即转往市医院进行治疗。
“您放心,有我陪着您!”没有丝毫推诿,莫海松驱车带着老人赶往市医院。挂号、缴费、向医生说明情况……在医院里,他跑前跑后,像一位细心的子女照顾老人,全程陪同老人完成了一系列检查和治疗。期间,他不断安抚老人的情绪,并第一时间与老人远在外地的子女取得联系,告知情况,让他们安心。直到老人的子女连夜赶回,接过陪护的“接力棒”,莫海松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
不忘初心:他是岗位的“坚守者”
将老人安然交到家人手中时,天色已近破晓。尽管彻夜未眠、身心疲惫,但莫海松没有选择回家休息,而是在简单整理后,又第一时间返回了村委会的工作岗位,投入到新一天繁忙的工作中。
“这没什么,都是我应该做的。”面对老人的感谢和同事的关心,莫海松朴实地说,“老党员为我们村的发展奉献了一辈子,现在他们有了困难,我们不去关心,谁去关心?作为村支书,保障每一位村民的安全,尤其是照顾好独居的老党员,是我的责任。”
于细微处见真情,于平凡中显担当
一次深夜的紧急出动、一趟全程的暖心陪伴、一句“我应该做的”朴实话语,充分体现了莫海松同志作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为民初心。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本色,不仅温暖了老党员一家人的心,更在群众心中印证了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的形象。他的事迹,正是中沙镇广大基层干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服务理念的生动缩影。

WAP版
小程序
贵港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