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新修订的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行为,明确为违反政治纪律行为,这彰显了党纠正不正之风的决心和态度。杜绝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要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 坚持求真务实、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只有完善制度设计,增强决策科学性,才能在源头上堵住形象工程、面子工程。
据新华社报道,日前,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对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这3起典型问题分别为:有的地方违规使用资金维修政府办公楼楼顶、建设广场景观小品;过度装修;侵占耕地挖湖造景整改存在形式主义。
面子工程要不得。花了大价钱,办公楼楼顶漂亮了,接待场所豪华装修后“高大上”了,侵占耕地挖湖造景把耕地保护的红线逾越了。这些,都是把“面子”看得太重、纪律规矩意识不强、没有树牢正确的政绩观和权力观、没有过好紧日子的思想、没有直面问题抓整改等导致的结果,各地各部门应深刻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做实“里子”,为政须“正”。“面子”观念的滋生会导致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的产生。“面子”的外在表现往往与“作秀”“造势”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实际上,就是巧立名目劳民伤财,就是用扭曲的政绩观和权力观撑起虚假的“形象”。杜绝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权力观,端正干事创业态度,不搞违背客观规律的“拍脑袋”决策,不追求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不在“面子”创“政绩”上做虚功、图虚名,始终坚持“实”字当头,一切工作都往实里做,真正把心思花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
做实“里子”,日子须“紧”。要“面子”,就可能造成铺摊子、堆盆景、刷白墙、造光环、走捷径等行为,就要花大价钱。面子工程与党中央倡导的过紧日子思想、弘扬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格格不入,虚耗财力、人力、物力,挤占本该用于民生改善的宝贵资源。过紧日子不丢脸,打肿脸充胖子活受罪,各地各部门要在少装“门面”、少栽“盆景”、少下“虚功”上拿出决心和行动来,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把宝贵资金用在紧要处和工作急需上,以简朴务实作风赢得群众的口碑,以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当作工作中的最大“面子”。
做实“里子”,整改须“实”。面对存在问题,要有整改问题的硬举措,较真碰硬抓整改。既要深刻认识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忽视实际效果和群众需求,只追求表面光鲜亮丽的危害性,也要深刻反思这些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既要在原因剖析上下大力气,找准“病症”,也要坚持对症下药、精准纠治。要通过强化专项监督、群众监督等措施,对形象工程、面子工程问题进行精准发现和查处,确保一查到底、一改到底。要通过运用问责追责措施,对虚假整改以及整改不力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发挥震慑效应。要通过建立健全防范形象工程、面子工程问题的相关工作机制,以制度约束行为,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面子”诚可贵,“里子”价更高。莫为“面子”失“里子”。真正的“面子”是靠“里子”撑起来的,沉下身子才能干出真业绩,脚踏实地才能创造真政绩。领导干部要坚持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和权力观,努力把真抓实干、担当尽责作为自觉追求,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为民办实事好事中去,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