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网评 > 正文

【老徐茶座】“200字文件7处错字”该如何反思

2024-11-27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张玉胜  

主持人语:错字连篇的红头文件,损害的是政府公信力和良好形象,损耗的是群众获得感,伤害的是民心。作风连着民心,细节决定成败。与群众打交道,多一份真诚,少一些敷衍,多一份细心、专心、精心,把小事、日常事、细节事做实做好做扎实,才能赢得民心。

据《南国早报》报道,11月24日,湖南长沙县一网友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晒出一份县卫生健康局向他出具的《依法履职处理意见书》,文件仅200余字,却有多处错别字及病句。记者在评论区看到,网友发现这份文件中的错别字包括“呈(长)沙医院”“指释(挥)中心”“急技(救)任务”“技(救)护车”“操作(合)手机支架”“整领(顿)学习”“关(类)似事情”7处。这些明显的错误让不少网友感到疑惑:“这么多错字是怎么通过审核的?”

“200余字现7处错字”的机关文件,不是一份内部的普通文书,而是由长沙县卫生健康局向公民出具的《依法履职处理意见书》。在百姓眼里,那也就是“官方回复”。出现这种高频率错字的“低级错误”,显然有伤执法公文的严肃性,也让政府部门的社会公信力受到极大伤害。该错误被披露,不是由单位自行检出发现,而是由当事者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晒出,这更让涉事单位的行事作风和工作态度广受质疑。

把这些“错字”放在文件中的上下语句环境里解读,所谓“错字”其实应该叫“别字”。这也许不是由执笔者的手写导致,而是由键盘打字产生的错误。不过,无论产生错别字的缘由如何,“200余字公文现7处错字”都是令人惊奇的高频率。其工作作风的“马大哈”做派可见一斑。就出具公文的一般程序而言,大概都要经过拟稿、审稿、打印、校对、发布等环节,“200余字公文现7处错字”究竟缘于哪个环节?该局工作人员回复道:“文件可能是在处理时未经过严格的校对,导致出现了这些低级错误。”这显然折射出把关不严的工作疏漏。

为矫正这种低级错误,该局工作人员强调:“我们将为当事人重新发送一份修改后的处理意见书,同时加强文件审核流程,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这种就事论事式的简单回复,显然难以平息质疑、让人满意。“为当事人重新发送一份修改后的处理意见书”,就可以将曾经的错误一笔勾销?只从“文件审核流程”上加强管理,就能“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很显然,涉事部门并未充分认识到此起“事故”的负面影响,更未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思想、作风等更深层次举一反三、躬身自省。

假如这份公文是要向上报送,抑或是送领导审阅的,如此高频率的错字情况还会出现吗?矫治类似的低级错误,不能仅停留在对工作流程的事务性把关上,更要从为民服务、认真履职、锤炼党性、严谨作风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综合性提升。毛主席在《论联合政府》中曾经指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执法公文虽只向公民出具,但展示出的却是为民情怀、机关作风、部门形象、社会公信。面对“200余字现7处错字”的执法公文,民众该作何感想?

人们常说“细微之处见精神”“细节决定成败”。公文中出现错别字的现象并非个例,矫治此类低级错误,不能只是简单处置,而应将其放在纠治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顽瘴痼疾中追根溯源、纠偏改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