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夏季是溺水事件高发期,社会、学校、家庭各方要保持高度警惕,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竭尽全力预防学生溺水事故发生。尤其是家长,要尽到监护责任,千万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守护好孩子,就是守护好未来和希望。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随着天气转热,又到了溺水事件高发的季节。每次溺水事件都令人痛心,值得注意的是,在社会层面的防溺水警示教育、宣传不断加强的背景下,相似的悲剧依然在重复上演。浙江省水上救生协会秘书长洪峰近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提出了两条建议,一是提升防溺水教育的实践性、体验性;二是需要加强针对学生家长的防溺水教育。
事实上,预防学生溺水发生,从上到下始终都很重视。无论在校期间还是假期,预防学生溺水都是一项重点工作。客观地讲,很多学校开展的防溺水教育几乎到了“天天讲”的地步。遗憾的是,还是有学生溺水的消息传来,这令人心痛,也说明预防学生溺水,仅靠学校教育、引导、提醒,还远远不够。
平时,总有媒体报道有人冒着生命危险救落水孩子的事迹,但儿童防溺水,不能总指望有人“奋不顾身”,还是要做好常态工作,而其中最关键的还是在于家长必须尽到监护责任。
众所周知,学生发生溺水事件,基本都在校外。无论是周末还是放假,作为监护人的家长一定要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不能对孩子去哪儿不闻不问。防范孩子溺水的责任,主要在于家长。家长必须看管好孩子,否则,一旦出了事,就将后悔莫及。当然,预防学生溺水,也是全社会的责任,但家长的监护责任应排在首位。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防溺水教育上也该如此。但现实中,不少家长并没有把防溺水教育当回事,而不重视的结果就有可能导致悲剧发生。客观地讲,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溺水事件,基本都与家长没有尽到监护责任有关。孩子溺水身亡,令人痛惜,如果家长上点心,悲剧就有可能避免。
夏季到了,正是学生户外活动尤其是游泳的密集期。除了学校事先履行告知和提醒责任,家长的角色无疑最为重要,尤其是在校外,家长必须承担起孩子防溺水监护的第一责任。只有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加强针对学生家长的防溺水教育,学生溺水事故才不会轻易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