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百万买宅、千万买邻”,良好的邻里关系不仅有助于各自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也可以在有困难的时候互相帮忙,有助于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安定团结。
据11月10日《工人日报》报道,近年来,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洗花井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邻’心聚力一家亲”的“邻舍家”志愿服务队,通过搭建“邻舍家”微信群、“一家亲”议事亭等平台,及时发现和处理网格内的小纠纷、小隐患、小问题、小需求,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同时,评选“邻舍家·最美网格员”“邻舍家·最美联户长”,激励引导更多群众参与到“邻舍家”和网格员队伍中。
和睦、和谐邻里关系是社区治理的重要基础,也是一个城市文明素养程度高低的重要体现。遵义市红花岗区洗花井社区成立“邻舍家”志愿服务队,为社区居民提供“家门口”的服务,这样的活动形式有利于增进大家对社区、对城市的归属感,增强市民整体文明素质,营造和谐有序的街坊邻居和睦的生活氛围,推进社区文明和美好家园建设。
《论语》说“里仁为美”,描摹了邻居们守望相助、其乐融融的美好情境。邻里关系是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基于空间的社会关系在传统社会中,承载着情感沟通和社会支持的重要功能。不管是在繁华的都市,还是质朴的乡村,好邻居不仅给人带来切实帮助,给生活增添更多乐趣,更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好邻居的宝贵,在于热心肠、责任心,在没有任何利益牵扯的情况下展现善良。让人欣慰的是,近年来,“中国式好邻居”频频成为热词出现在新闻报道和朋友圈里。发生在各地各个小区里的暖心故事,是“邻里好,赛金宝”这句俗语的现实注脚,也映照了社区自治的生动图景。
构建和睦邻里关系,人人有责。从看到老人行走有困难搀扶一把,到中午不让孩子弹琴影响别人休息;从公共区域不堆放私人物品,到积极主动参与社区公共事务……这一件件小事,其实都是构建邻里友好关系的润滑剂。每个人如果都把帮助别人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那些“冷漠社会”的言辞,也就没有了立足之地,服务社会、热心公益就会成为一种平凡的责任感和价值观。
社区是城市生活的基本单元,把社区建设成文明祥和的幸福生活共同体,是文明幸福城市的必要条件,只有每个社区都充满邻里和睦的温暖与友爱,社会才能更加文明和谐。政府、社区以及每个家庭和公民,都应为营造团结、和睦、和谐的邻里关系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