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 > 正文

经常便秘,如何解决?

2024-01-26   来源:   作者:   网络编辑:何美凡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调整以及社会压力的增加,慢性便秘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有研究表明,我国成人慢性便秘的患病率为4%—10%,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60岁以上人群慢性便秘患病率可高达22%。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便秘,学会如何解决便秘。

一、便秘的概念

便秘是指排便频率减少,7天内排便<3次,粪便量少且干硬,并常有排便困难的感觉。一般理解便秘主要是排便次数减少,如果有的人习惯两天1次或者三天1次大便,大便的习惯、形状等都挺好,并且没有不舒服的感觉,那么,即使7天内排便次数少于2—3次,也不算便秘。

二、便秘的危害

便秘的危害。一是便秘时大便干燥,会引发肛裂、直肠脱出,甚至嵌顿等问题。二是长期便秘会导致毒素吸收增加,使患结肠癌、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概率增加。三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如便秘时排便过于用力,容易出现心脑血管的意外,引发心梗、卒中等严重后果。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因活动较少等,容易出现便秘的情况,要高度重视。同时,便秘时排便过度用力,可引起肛管黏膜撕裂,进而发展成肛裂,还会加重痔、瘘等肛肠疾病的症状。另外,从中医的角度来说,便秘日久,肠道气机阻滞,可影响上消化道(如胃、十二指肠)的消化功能,会出现脘腹胀满、嗳气烧心等症状,甚至腹痛呕吐,女性还可能诱发痛经,出现痘痘、黄褐斑等。

三、便秘的原因

便秘的原因有很多,和饮食、睡眠、生活起居、工作习惯等都有关系。平时吃的东西过少,食物过于精细,所含纤维素少,或者喝水太少,形成粪团的量少,不足以刺激肠道的正常蠕动而出现便秘;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平滑肌蠕动减弱,肠道的活动受影响而出现便秘;如果肠道堵塞,不能将粪团向肛门推动、出现滞留也会便秘,如肿瘤引起的肠梗阻等。

四、便秘的治疗

西药方面。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有几种药物。一是糖类渗透性泻药,此类药可在肠内形成高渗状态,吸收水分,增加粪便体积,刺激肠道蠕动,可用于轻、中度便秘患者。常见糖类渗透性泻药包括:聚乙二醇、乳果糖。服用聚乙二醇后,不被肠道吸收、代谢,其含钠量低,不引起肠道净离子的吸收或丢失,不良反应少;乳果糖在结肠中可被分解为乳酸和乙酸,可促进生理性细菌的生长。这两类药服用后都起效缓慢,但相对安全。服用时要空腹。二是刺激性泻药,比如果导片、酚酞片,此类药有刺激性,可引起腹泻和腹痛,急腹症者禁用。三是润滑性泻药,比如开塞露、液体石蜡油。此类药可偶尔使用,不建议常用。如常用开塞露,机械性刺激可能会使直肠形成溃疡。

中药方面。常用的有几种药物。一是行气导滞类,比如枳实导滞丸、四磨汤;二是清热通便类,比如牛黄解毒丸、番泻叶冲剂;三是麻仁润肠丸、苁蓉通便口服液。由于患者的基础疾病、药物的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各有不同,建议便秘患者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以确保用药安全。除药物治疗外,中医辨证论治、穴位埋线、贴敷治疗等在功能性便秘治疗中也具有广阔应用的前景。

五、便秘的预防

预防便秘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清淡饮食,多吃绿叶蔬菜,多吃粗粮,多喝水,避免劳累熬夜,戒烟少饮酒等。第二,保持心情舒畅,调畅气机,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切勿憋大小便。第三,适当的有氧运动。比如慢跑、太极拳,对便秘的改善都有促进作用。腹部的按摩对于便秘有良好的辅助作用,以脐部为中心,顺时针方向进行腹部按摩,可以增加肠蠕动,减少便秘的发生。第四,避免滥用泻药。滥用泻药会使肠道的敏感性减弱,形成对某些泻药的依赖性,造成便秘。第五,及时治疗肛裂、肛周感染、子宫附件炎等疾病,泻药应用要谨慎,减少使用洗肠等强烈刺激方法。

总而言之,便秘的治疗不能只依赖药物,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预防便秘的重要手段。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杨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