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后的校园渐渐安静下来,学生走得差不多了。我搬出小桌子,准备简单煮点晚饭,正忙着收拾时,四年级的小森和阿乐走了过来,虽然不是我们班的,但我也认识他们。
“陆老师,我们帮您抬水吧!”两个小家伙仰着小脸,眼睛亮晶晶的。
我笑着摆摆手:“不用啦,桶里还有点水呢!”
“用嘛用嘛!我们就想帮您抬水!”两个小家伙不依不饶,眼里满是期待。
我本想再拒绝,忽然想起其他老师说考小森的事,便拉开办公桌抽屉看了看,然后把水桶递给他们:“那你们去吧。”
两人欢呼着抬着桶跑了,没多久就抬回满满一桶水。他们放下水,却没有回去,兴奋地围着我讲起他们知道的趣事。
我从抽屉里拿出两支笔——一支是我自己买的,另一支是培训时发的,分给他们一人一支。
“谢谢陆老师!”两人惊喜地接过,把笔紧紧攥在手里。
“知道为什么给你们笔吗?”我故意问。
他们愣了一下,阿乐抢先说:“因为我们帮您抬水啦!”
“不全对哦。”我摇摇头,“那其他老师让你们帮忙时,怎么不给你们东西呢?”
两人这下彻底愣住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说不出话来。
我温和地解释:“其他老师叫你们帮忙,是想培养你们的爱心和乐于助人的品格。但我让你们抬水,又给你们笔,是想告诉你们一个道理:有付出才有回报。希望你们以后记住,只有付出辛勤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可不能总想着天上掉馅饼呀。”
“哦,我们知道了!”两人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我还想告诉你们另外一个道理,偷懒是要付出代价的。”我指了指他们手里的笔,“你看,我因为不想自己去提水,就付出了两支笔的代价,这可不便宜呢!”
“对!得一块多一支呢!”阿乐认真地说。
“所以呀,有时候偷懒一时,可能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来弥补,明白吗?”
“明白啦,陆老师!”小森用力点头。
我微笑着问:“小森,我考考你,1加1等于几?”
小森瞬间卡壳了,阿乐在旁边抿着嘴笑,故意不告诉他。他只好“噔噔噔”跑回教室,没多久又“噔噔噔”跑回来,大声说:“等于2!”
“那1加2呢?”
小森又愣住了,阿乐还是不吭声。他只好又“噔噔噔”跑回教室,再“噔噔噔”跑回来:“等于3!”
我又问:“那1加1等于几?”
没想到小森又卡住了,阿乐终于忍不住:“老师,他就是笨!”
“不能这么说同学哦。”我轻轻摇摇头,换了个问法,“那一张5角钱加一张5角钱,是多少钱?”
“1元!”小森想都没想就答了出来。
“那如果拿10元钱买1元的辣条,要找回多少钱?”
“9元!”小森稍微想了一下,也答对了。
“你看,不是你不会,是没用心呀。”我拍拍他的肩膀,“以后学习上多用点心,肯定能学好的。”
“嗯!”两人齐声应着。
“快回去吃饭吧,我这儿就炒点青菜,就不留你们啦。”
“陆老师再见!”
“再见!”
看着他们蹦蹦跳跳远去的背影,我转身把那桶水提了倒进花圃里——刚才他们走得太急,鞋底的泥沙都甩到水里了,得倒了重新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