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链”协同执结 24 亿元案款暖民心
——贵港两级人民法院创新机制推动执行质效全面提升综述
庞 慧 陈美华
“谢谢法官为我们追回了货款,及时解决了公司面临的困难。”近日,贵港市某木业公司收到38万元执行款后,将两面锦旗送到了辖区法院。这份真挚的感激,是贵港两级人民法院近两年攻坚执行难所取得成效的生动写照。
近年以来,贵港两级人民法院通过精细管理、联动共治、靶向攻坚等措施,打造提高执行质效的“三条战斗链”,取得优异成效。2024年至今年上半年,全市法院受理执行案件54936件,执结45826件,执行到位24.09亿元,超12个月未结案件动态清零,执行质效同比趋优向好,让“纸上权利”变成群众手中的“真金白银”,司法公信力与群众满意度显著增强。
精细管理:筑牢内部协同链
执行质效提升,内部管理是关键。
“抓实抓细精细化管理,加强法院内部立审执协调配合,深化执行案件综合治理。”贵港中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覃锦丽在全市法院执行工作会议上对相关工作进行强调提醒。
贵港中院创新建立院长与副院长“双管”执行工作机制,强化统筹指挥。全市两级人民法院构建“统一协调、齐抓共管”的管理体系,通过建立“调立审执破访”联席会议制度,成功打通内部部门协作壁垒,优化整合流程,人员结构也得到优化。来自行政、刑事、民事审判领域的法官轮岗到执行一线,提升队伍专业融合度。2024年,市中院轮岗至本院执行局的法官陆守全,巧妙运用刑事审判经验,化解某小区物业服务费系列纠纷案,通过多次督促、沟通、协调,促使多名业主在立案后一周内全额履行义务。
队伍建设上,全市两级人民法院推行“人人有责、案案清晰”的精细化管理办法,通过“执行文件集中学习”活动提升干警能力,确保干警准确理解上级精神,能力有效升级,让执行团队在应对复杂案件时更具战斗力。
联动共治:织密外部协作链
多方协同发力,破解执行难题。
为增强执行合力,全市两级人民法院变“联而不动”为“联动共治”。贵港中院院长、分管副院长就涉金融等疑难案件多次向贵港市委政法委专题汇报,争取上级的支持。2024年5月,贵港中院与贵港市公安局召开执行联动座谈会,在查扣车辆方面达成共识,执行联动机制更趋完善。针对司法拍卖中不动产过户难问题,我市两级人民法院与辖区自然资源局、税务局等建立协同联办机制,有效解决询价、询税、过户等难题,提升执行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网格+执行”模式的发力让基层力量“活”起来。在执行某科技公司与被执行人徐某某租赁合同纠纷案中,当地网格员发挥人熟地熟优势,协助执行法官找到被执行人徐某某亲属,法官随即上门释法析理,最终促成亲属代为履行款项,案件得以圆满解决。依托“红格善治”工程和人民法院调解等平台,贵港市委政法委、贵港中院等8家单位共建“三端解纷”机制,推行“网格+执行”机制,部门联动共治,精准发力查人找物,融入基层,激活末梢执行力量。
靶向攻坚:激活质效提升链
解决“执行到位率”是关键战场。贵港两级人民法院领导带头靶向攻坚,借力“工作能力提升年”活动,扎实开展当事人工作,推动小标的案件快执快结、大标的案件力保执行到位。同时严把案件质量关,出台《强化终本(终结)案件监督管理规定》等文件,明确此类案件须经执行局长或分管院领导亲自审批,确保程序正当、结果公正。
运用“法官助理、书记员先行调解+主办法官二次调解+执行局局长、分管副院长再次调解”三级调解机制,力保执行到位。今年上半年,全市两级人民法院和解长期履行案件623件,执行到位金额超3000万元。
同时,案款管理也更趋规范透明。通过判后督促履行机制,将裁判文书与《督促履行义务告知书》一并送达当事人,实行“谁办理、谁审理、谁负责督促履行、谁负责补充解释协调”的全过程督促履行机制,民事裁判申请执行率呈向好趋势。此外,还出台《全市法院执行案款管理工作规定》,严格规范审批流程并清理历年旧存案款,案款管理规范水平持续跃升。今年上半年,全市法院暂存执行案款同比下降38.87%。
“执行工作既要彰显法治‘力度’,也要传递司法‘温度’。”贵港中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陈伟民表示,下一步将持续优化执行工作机制,努力让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更快、更好、更温暖地兑现,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高效的司法服务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