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个子宫肌瘤被顺利切除
市妇幼保健院成功为患者保住子宫
贵港讯 近日,市妇幼保健院手术团队通过及时手术,顺利帮助42岁患者黄女士切除了86个子宫肌瘤,成功保住患者的子宫。为表达感激之情,黄女士向医护团队送去亲笔手写的感谢信和一面锦旗,对医护人员的精湛医术给予高度评价。
黄女士8年前曾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本以为病症已除,然而,近一年多却出现了月经量明显增多、贫血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到该院检查后,黄女士确诊为子宫肌瘤复发。“听到又长了肌瘤,我特别害怕子宫还能不能保住,以后的生活该怎么办啊!”检查结果出来后,黄女士内心万分焦急。
该院妇科医生巫琴芬耐心安抚黄女士情绪,并为其制定周详的治疗方案——实施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还较年轻,虽然子宫肌瘤数量多、体积大,但经综合评估,仍可以尽量保留子宫,保持盆底结构完整,减少术后出现盆底功能障碍的风险。”巫琴芬说。
手术中,当打开患者腹腔时,巫琴芬发现手术难度比预想的更为复杂。患者子宫明显增大,形态失常,表面凹凸不平,子宫内还可触及大小不一、密密麻麻的肌瘤。这对手术团队而言,无疑是巨大挑战——不仅要完整剔除每一颗肌瘤,还要尽量减少对子宫正常组织的损伤,保留子宫,避免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巫琴芬和团队凭借丰富经验,决定先从体积较大且位置相对独立、凸出子宫表面的肌瘤入手,这样既能迅速剔除肌瘤,又能为后续操作创造空间。最终,经过近2个小时的紧张操作,86个肌瘤被成功切除,黄女士的子宫保住了。术后,在妇科医护人员精心护理下,黄女士顺利康复出院。这才有了开头那一幕。
巫琴芬介绍,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30至50岁女性,育龄期女性的患病率可达25%。这种肿瘤一般生长很慢,平常几乎没什么感觉,大多是在做妇科检查或者B超的时候才会发现。肌瘤大多长在子宫体上,少部分长在子宫颈,还有极少数会跑到全身的血管里,长成血管内平滑肌瘤,不过这种情况特别少见。
“子宫肌瘤的治疗手段需根据患者年龄、症状和肌瘤大小、位置、数量以及生育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巫琴芬表示,对于肌瘤较小、没有症状,或是接近绝经年龄的女性,因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肌瘤可能会自行萎缩,这种情况一般定时监测肌瘤的变化即可。对于症状较轻、近绝经年龄或全身情况不宜手术的患者,可以选择药物治疗。药物能抑制肌瘤生长,缓解症状,比如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能让体内激素水平降低,使肌瘤缩小,但这类药物不宜长期使用。当子宫肌瘤导致月经过多、贫血,肌瘤体积过大,直径超过5厘米,或者肌瘤压迫周围器官,引起尿频尿急,甚至尿不出或便秘等压迫症状,以及怀疑肌瘤恶变时,通常会考虑手术治疗。
巫琴芬说,手术方式可以分为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海扶刀、微波消融治疗,手术途径包括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微无创手术。子宫肌瘤剔除术适用于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能把肌瘤从子宫上去除,保留子宫;子宫切除术则适用于肌瘤多、体积大,症状严重,没有生育需求,或存在恶变风险的患者。
巫琴芬提醒,子宫肌瘤和遗传、身体激素水平不正常有关。广大女性平时饮食上要注意,尽量别吃雌激素含量大的女性保健品,也别吃太多油腻、太甜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