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专栏 > 致敬2025八桂楷模 > 正文

熊碧芳:特殊孩子的贴心妈妈

2025-08-26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作者:记者 李家健  

致敬词

二十六载育幼苗,以身为烛暖童心。

以爱为犁耕心田,慢开花朵也芬芳。

德融偏见,爱照崎岖。

百蕊含芳,千芽破土。

静待花开终有期,师心如炬照春迟!

——八桂楷模 熊碧芳

人物故事

1999年,21岁的熊碧芳顶着家人反对,从家乡富川来到荔浦,在借用的教室里创办了当地首所特教学校——荔浦市特殊教育学校。

开学时,她攥着钥匙,身后是9名听障学生。在这所特殊的学校里,她既是老师又当“妈妈”:手把手教孩子穿衣、吃饭、如厕;深夜怀抱哭闹学生哄睡;带病童就医彻夜陪护,被家长称为“特殊孩子的贴心妈妈”。

2003年,一场洪水冲垮校舍。校舍没了,孩子们上学怎么办?熊碧芳四处筹款重建校园。2005年,她用募捐及争取的上级配套资金建成教学综合楼,首次招收智力障碍学生。

为帮助8岁脑瘫患儿小罗走路,她查资料、做康复训练,历时半年搀扶他迈出人生第一步,并由此开创“康教结合”模式。面对听障学生小孟想上大学的梦想,她奔走筹措学费、联系特校,下班后义务补课,最终助其考入大学,迄今已有6名听障学生圆了大学梦。

“办学校的目的,是让这些特殊的孩子未来能融入社会,让他们有尊严的生活下去。”熊碧芳告诉记者,2006年她赴香港考察,看到自闭症少年在庇护工场就业的场景,让她深深意识到,特殊教育不应“圈养保护”,而应“破茧成长”。

回来后,她便致力于推动“职特融合”:带学生进超市理货、到工厂实训。为争取机会,她曾连续五天蹲守企业门口,以真诚打动负责人获得衣架加工项目。

如今,学校与十多家企业合作,建立衣架加工、非遗工艺、荔浦芋种植等实训基地,近百名特殊青年实现自立。

她欣喜地告诉记者:“9月开学,学校开始接收高中生了,这些特殊的孩子将能得到更充分的职业教育。”

面对重度残疾儿童,她带领团队十年跋涉送教1.8万人次;推动普特融合劳动课堂,与普通学生共做农活、陶艺;开设家长技能课传授种植技术。

2023年,当“全国最美教师”的奖杯握在手里时,熊碧芳想起的,是教室里那9双最初的眼睛,是暴雨中坍塌的校舍,是孩子们第一次拿到工资时羞涩的笑脸。26年光阴流转,当年借来的教室已变成培养近千名特殊孩子的省级示范校。这位“贴心妈妈”始终揣着“生命尊严至高无上”的信仰,把一所特校锻造成照亮残缺生命的灯塔,用爱与专业书写了中国乡村特殊教育的温暖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