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甜蜜,既能滋润舌尖,又能富足乡亲?11月25日,在港南区木格镇,记者找到了答案。
迎着初冬的暖阳,来到该镇护录村,田间地头连片延伸的白玉蔗望不到尽头。按照习惯,每捆白玉蔗用甘蔗叶包裹、缠绕起来,高达3米的白玉蔗在竹竿的支撑下节节挺拔,微风吹过,蔗叶沙沙作响,仿佛丰收的乐曲。这里是全镇连片种植面积最大的建制村。
今天,蔗田里格外热闹。
“家人们,我们的木格白玉蔗皮薄多汁,脆甜爽口,原产地直发,大家可以点击下方小黄车直接购买。”
上午10时,田垄上,贵港甄选直播团队和广西畅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直播人员通过直播镜头向网民展示木格白玉蔗。屏幕里,主播热情洋溢;屏幕外,蔗农喜笑颜开。
据光绪《贵县志》记载,护录村等村落从清朝晚期便开始种植白玉蔗,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木格白玉蔗的“扎束种植”技艺更是入选第四批贵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当地农耕文明的鲜活载体。
2021年,木格白玉蔗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称号。
2022年,以畅娱传媒公司为代表的直播公司陆续入驻木格,自此,白玉蔗搭上了“电商快车”,跨越山海,走进千家万户。
“白玉蔗在甘蔗品类中比较稀缺,在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该公司总经理杨冬湖说,木格白玉蔗采用包裹的方式种植,病虫害少,比普通的甘蔗硬度低,洁白玉润、甘冽清甜,广受消费者欢迎。
每年11月至次年2月,杨冬湖都会带着直播团队到木格镇的蔗田里直播。顾客下单后,公司根据订单量,将甘蔗清洗、切割、挑选、打包,最后通过快递送到顾客手中。
“我们有3个甘蔗加工点,日处理白玉蔗2250公斤。”杨冬湖说,当前正值白玉蔗采收期,预计12月中旬大量上市。“目前直播订单很可观。”
自11月1日开播以来,该公司已帮助本地蔗农卖出20吨白玉蔗。不仅如此,该公司还通过直播,协助7家收购商与种植户达成合作,拓宽了销路。
看着直播间里不断上涨的销量,护录村白玉蔗种植户周伯政满面笑容:“通过电商直播,白玉蔗卖得更远,知名度也更高了。”
2001年,周伯政从广东辞工回到木格镇老家种植白玉蔗。他告诉记者,以前是湖南、河南、四川等地的客商直接到甘蔗地里下单采购,现在有了电商直播,销路变多了,收益变好了,更有保障。“今年白玉蔗亩产约8000公斤,我种了33亩,预估收入超40万元。”周伯政说。
近年来,港南区积极发展白玉蔗种植产业,通过完善交通、水利灌溉设施、种植技术革新、持续推广立品牌等方式,积极打造港南区木格白玉蔗区域经济品牌,大力发展木格白玉蔗一二三产业。目前,该区白玉蔗种植面积1万多亩,年产量10万多吨,总产值约2.8亿元,带动就业人口5000多人。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农民稳定增收,这为振兴乡村产业、富农兴农指明了方向。
这场发生在蔗田里的变革,正是当地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将“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化作农民脸上丰收笑颜的生动缩影。

WAP版
小程序
贵港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