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要闻 > 正文

我市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能耗强度降低目标任务

2025-11-25   来源:全媒体记者蒙思婷  

向绿色要效益  为发展添动能

我市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能耗强度降低目标任务

贵港讯 记者近日从市统计局获悉,“十四五”前四年,我市已提前超额完成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3.5%的目标任务,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能耗强度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能源消耗量,是衡量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指标,与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及碳排放密切相关。“十四五”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碳达峰碳中和为引领,锚定“十四五”节能约束性目标,加强规划设计与宣传引导,全力做好节能降碳各项重点工作,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持续优化,重点用能单位节能水平显著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各项工作进展良好。

走进位于覃塘区黄练镇的台泥(贵港)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港台泥),没有机器轰鸣声,不见尘土飞扬,而是在整洁安静与充满绿意的环境里,生产线有序运转。水泥生产是碳排放“大户”,自2008年投产以来,贵港台泥坚持优质、高产低耗的理念,展开了一场持续性的绿色转型探索实践。

“为实现节能增效,我们重点实施了多项技术改造和管理优化措施。”贵港台泥设备保全处处长张润夏说。在技术层面,贵港台泥近三年投入约3.8亿元对高耗能设备进行了全面升级,包括窑尾烟气脱硝超低排放改造、篦冷机技改为四代篦冷机、替代燃料投烧系统和光伏发电系统及储能电站建设等,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污染物排放。在生产流程中,引入自动化与数字化控制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和优化生产参数,减少能源浪费。在管理方面,则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推行能源计量精细化管理,设置专职能源管理岗位,并通过内部考核激励机制,将节能目标落实到车间和班组。

“在推动节能降耗工作中,贵港市委、市政府为我们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和服务。”张润夏表示。贵港市及覃塘区工信、生态环境等部门组织专家团队到企业“把脉问诊”,每年开展节能监察和节能诊断,精准识别出关键耗能环节并提供定制化改造方案;不仅到企业宣传国家和地方的节能补贴、税收优惠及绿色金融政策,还协助企业申报相关专项资金,有效缓解了技改的资金压力。

通过新技术不断赋能绿色发展,贵港台泥节能降耗减排取得积极进展,企业发展“绿色含量”有效提升: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同比下降1.8%,水泥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同比下降1.8%,年节约标准煤约4.5万吨,同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万吨,下降5.43%。“随着系列措施的实施,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也得到提升,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张润夏说。2023年底,贵港台泥获评为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

近年来,我市坚持立新优旧,一手抓先进产能培育壮大,一手抓落后产能淘汰优化,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用能结构优化、工艺技术提升、节能降碳改造等针对性举措,全力以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占规上工业比重持续降低,产业发展质效稳步提升。同时,我市严格落实《贵港市“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立足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产业,稳妥推进能源低碳转型。截至目前,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中,共有30家可再生能源生产企业,比2020年增加20家,绿色能源支撑作用持续增强。

从空中视角俯瞰位于覃塘区樟木镇的中国能建广西贵港覃塘区2000兆瓦多能互补新能源发电项目北1区一期工程光伏区域,成群连片的蓝色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静默地捕捉着每一缕炙热的阳光,俨然一个巨大的“绿色电站”——“贵港太阳能资源丰富,年均日照时长1100小时左右,是建设光伏发电项目的理想之地。”贵港中能建新能源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张建宇介绍,光伏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然后源源不断地输入到电网中。

“加快推动光伏及风电新能源工程的建设运营,构建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既符合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也有利于地方电源供应和经济发展,助力优化能源结构。”张建宇介绍,该公司在贵港市重点推进覃塘区2000兆瓦多能互补新能源发电项目,以及港北、平南、桂平区域的风电项目,目前3个光伏项目和储能站投运,2个风电项目正在推进,预计年底全容量投产。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结合项目用地不同的地类属性,拟订相应的种植养殖方案,采取“板上发电,板下种植”的农光互补模式,向阳光要效益、向板下要生机,在离地2.5米以上的光伏板下发展种植或养殖,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随着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市民的生活方式更加低碳环保。我市持续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除了在“节能宣传周”等重要宣传节点开展节能降碳宣传,还将节能降碳改造与城市道路照明设施节能改造、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节能降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