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县市区 > 平南县 > 正文

S204线平南22公里路面改造工程冷再生技术:为公路建养领域提供“绿色低碳、经济高效”的可复制范本

2025-11-06   来源:今日平南   作者:  

S204线平南22公里路面改造工程借助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创新应用,为公路建养领域打造了“绿色低碳、经济高效”的可复制范本,有力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向可持续发展方向加速迈进。10月27日,广西公路学会组织开展分步式沥青路面长寿命就地冷再生新技术现场观摩会,参会代表实地参观了正在推进的S204线平南22公里路面改造工程,对这项绿色、环保、高效的公路养护新技术表现出浓厚兴趣。

在施工现场,一台大型冷再生机组缓缓作业,仅通过一道工序就完成了旧路面的铣刨、破碎、拌和与摊铺工作。原本即将被废弃的旧沥青层,经过设备处理后,转化为级配优良的再生基层。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该技术无需对材料进行加热,也不必外运旧料、运入新石料,现场施工烟尘排放量减少80%,同时具备环保与效率双重优势。从旧路铣刨到再生基层成型,全流程仅需一道工序即可完成,整个施工过程高效连贯,现场看不到堆积的废弃旧料,也没有频繁进出的运料卡车。平南公路养护中心副主任、项目建设办副主任陈勇华介绍,项目采用的施工工艺还能对旧路面结构进行重新优化,减少裂缝反射问题,有效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能够显著增强路面抗裂性能,相较于传统铣刨重铺工艺,实现了“变废为宝”与“结构强化”的双重突破。该技术通过现场生产,原材质量和施工质量均可控,相比传统工艺大幅提升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其中,S204线芳田村至古琉村路段采用的德通路面列车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即分步式技术),是广西路面大中修工程中首次应用;平美村至陈鹏村路段则采用维特根路面列车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即一体式技术)。这两项技术高度契合广西公路系统从“被动挖补修复”向“预防性养护”、从传统工艺向绿色再生技术的转型方向,为公路养护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陈勇华进一步分析,从经济效益来看,该技术能减少养护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延长路面寿命;从社会效益来看,实现了低碳节能减排、缩短了施工交通管控时间,是一项可复制可推广的利民技术。

S204线平南22公里路面改造工程创新性地将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作为路面下面层核心工艺,为全区普通国省干线旧路升级提供了新路径。据了解,工程完工后,路面平整度、抗病害能力将大幅提升,通行承载力可满足未来8年的交通量增长需求,为当地乡村振兴与物流发展提供更坚实的交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