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讯 近日,桂平市紫荆镇八姐家庭农场加工厂门口格外热闹。村民曾大哥推着满载100公斤新鲜竹笋的车子赶来,过秤、记账、验收后,白嫩的鲜笋随即被送进车间,开启蒸煮、加工流程。“以前得四处找收购商,现在农场有加工厂,挖出来的笋能直接卖,再也不愁销路了!”曾大哥的话里满是欢喜,而这也让周边村民种笋的积极性大幅提升。
八姐农场是紫荆镇集研发、种植、加工、销售、培训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综合体。走进其加工厂,现代化设备高速运转,工人熟练地分拣、清洗、煮笋、烘干、切丝、包装,新鲜竹笋经多道工序,蜕变为各式风味产品。农场负责人蓝燕介绍,农场自有笋竹种植基地1160亩、竹笋年产量约100万公斤,计划总投资1500万元发展竹笋种植与深加工,目前已建成1100平方米厂房,包含产品批发交易处、仓储物流处等,配备分拣、预冷、初加工等设施,投产后年产值可达2000万元。
在带动农户增收上,八姐农场成效显著,目前带动80多人长期务工,人均年增收超1万元;通过基地带动群众种植笋竹600多亩,先行垫资发放种苗并提供免费技术培训,还与农户签订回收协议,以保价收购降低种植风险。2024年,农场仅收购农户竹笋就带动群众增收120万元,惠及512户。
八姐农场的发展,正是紫荆镇深耕竹资源的缩影。走进紫荆镇竹笋种植基地,山脊间竹林绵延,微风拂过泛起绿浪,笋农穿梭林间采收,折笋声清脆不断。作为“靠山吃山”的乡镇,紫荆镇依托湿润土壤与山区小气候,孕育出鲜嫩脆爽的竹笋,目前全镇竹笋种植面积达2.3万亩(其中新种1000亩),规模持续扩大。
依托资源优势,紫荆镇坚持“以笋兴业”,不断延伸产业链。除八姐农场投资500多万元建成深加工厂房外,桂平市农企兴农业专业合作社还联合白云村委会,投资800多万元建成农特产品深加工区,加工竹笋、沙姜、豆角等产品。同时,该镇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展竹制品精深加工,并通过网络平台、商超、餐饮店等渠道,将鲜笋、笋干销往湖北、浙江、山东等地。如今,紫荆镇年产竹笋约1.15万吨,产值达2300万元,竹笋已成为当地富民兴镇的重要支柱产业。
务工人员在加工竹笋。全媒体记者杨小露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