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市区 > 港南区 > 正文

教师风采①丨关栩源:深耕物理课堂,点亮科学星光

2025-09-10   来源:港南宣传   作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今年9月10日是第41个教师节,9月9日起,港南宣传推出教师风采系列。让我们聚焦那些在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的教师,将最深的敬意与赞美献给这份人间最温暖的事业。

在贵港市港南区第三初级中学,有一位备受赞誉的物理教师关栩源,她是中共党员,也是高级教师,同时还担任着学校的教务副主任。二十余载,关老师始终坚守在教育一线,默默耕耘,对党的教育事业满怀热忱。她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良好的师德师风为标杆,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甘做学生成长路上的人梯,乐于奉献自己的光和热。她作风正派,以身作则,对学生关怀备至,犹如春日暖阳,温暖着每一位学生的心田。

关老师的辛勤付出与贡献得到了广泛认可,她先后荣获多项荣誉,如贵港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贵港市优质课比赛特等奖、贵港市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贵港市信息化建设优秀教师等,在港南区也多次获评优秀教师、先进个人、优秀教务主任、优秀科组长,还荣获红色园丁之星称号,多次斩获初中素质教育教学成果奖。

关栩源老师所带班级的物理成绩,连续多年在年级中名列前茅。她的教育故事,融入在实验室的一件件器材里,书写在学生的一本本作业本上,更烙印在每一个被物理点亮的青春记忆深处。

以“趣”破题,让物理跃出课本“活”起来

“物理绝非公式的简单堆砌,而是身边的日月星辰、声光热电。”关老师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初入教坛时,她敏锐地察觉到许多学生对物理望而生畏。抽象的力学概念、复杂的电路原理,让不少孩子觉得物理既难又枯燥。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关老师踏上了“生活化物理教学”的探索之旅,努力将课本知识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趣味体验”。

在讲解“光的折射”这一知识点时,关老师精心准备了装满水的玻璃杯、铅笔和激光笔。课堂上,她笑着说:“同学们,大家看,把铅笔放进水里,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铅笔好像‘断’了;再用激光笔照进去,光线竟然‘拐弯’了,这就是折射的奇妙魔力!”学生们立刻围到实验台前,叽叽喳喳讨论起来,有的蹲下身子仔细观察角度,有的迫不及待举手提问:“为什么在水里看鱼会比实际位置浅呢?”趁着学生们好奇心正浓,关老师顺势讲解原理,还巧妙地拓展了“渔民叉鱼要瞄准下方”“海市蜃楼形成原因”等生活案例,原本抽象难懂的知识点瞬间变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

为了让实验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关老师还发起了“家庭物理小实验”活动。她鼓励学生用牙膏盒子和镜子制作潜望镜,用塑料瓶和吸管打造“大气压喷泉”,用旧电池和导线组装“简易小台灯”。每次实验结束后,她都会在课堂上专门留出10分钟的“分享时间”,让学生们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并讲解设计思路。如今,“爱动手、爱探究”已成为关老师班上学生的共同特质。她所带班级的物理平均分连续多年在港南区名列前茅,更有不少学生因为她的精彩课堂,深深爱上了科学探究,立志在物理领域深耕钻研。

以“情”育人,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点灯人”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核心,教学质量更是学校的生命线,而教师的主要职责便是千方百计提升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关老师严格按照学校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将科学知识紧密联系实际,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不仅深刻领会知识,更能灵活运用知识。她注重引导学生热爱科学、运用科学,深入挖掘学生潜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不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方位提升教学质量。

在关老师心中,“教书”与“育人”从来都是一体的。她认为物理教会学生严谨的思维方式,而老师则要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思维去面对生活,相信自己。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关老师教过的学生纷纷用行动回馈着她的辛勤付出。有的学生考上重点高中后,特意回到学校与她分享学习心得;有的学生在大学选择物理专业后,写信向她报喜;还有学生毕业后成为小学科学老师,说:“我就想像关老师一样,点亮更多孩子的科学梦。”这些温暖的反馈,成为关老师始终坚守讲台的强大动力。

以“研”促教,勇做物理教学的“探索者”

为了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掌握最新的科学知识和信息,关栩源老师在工作之余,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积极为自己“充电”。她踊跃参加各类培训活动,如《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教材研究》《教师与研究性学习》《走向高效能的教学》等,不断汲取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同时,她还深入学习《教育新理念》《现代教育技术》、初中物理《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等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反复研读《物理课程标准》,还认真阅读《物理课堂教学设计诊断》《百科全书》等书籍,为自己的物理教学工作筑牢基础,也为课堂教学设计寻找到了坚实的理论依据。这些学习经历不仅让她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完善了自身的知识结构,更增强了她开展教研、教改工作的信心。

在新课程理念和新课标思想的引领下,她积极投身教学研究。自担任现职以来,她分别主持了1个省级课题和1个市级课题,还参与了1个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同时,她撰写了多篇高质量的论文,其中4篇在《广西教育》等教育刊物上发表,另有多篇论文在自治区专业部门的评比中获奖,2篇荣获市级奖项,1篇获得区级奖项。

以“责”坚守,让热爱在教育沃土绽放

二十三年的教学生涯,关栩源老师始终将“责任”二字铭记于心,奉为首要准则。无论是日常的课堂教学、耐心的课后辅导,还是学校交付的各项任务,她都全力以赴、尽心尽力,从不推脱懈怠。

关老师常说:“这辈子,最让我骄傲的,就是成为一名物理老师,能用自己的热爱,点燃孩子们对科学的向往。”二十三年如一日,她未曾有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伟大事迹,有的只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默默坚守。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校园,关老师总是第一个踏入教室,陪伴学生们开启晨读时光;课间,她穿梭在学生中间,耐心地为他们答疑解惑;夜晚,万籁俱寂,她仍在灯下专心致志地批改作业、精心备课。她把自己的青春与热忱,毫无保留地倾注在这一方的三尺讲台与实验室中。

凭借着严谨的科学精神和温暖的教育情怀,关老师为学生搭建起了一座通往奇妙物理世界的桥梁。在初中物理教育这片园地里,她书写下属于自己的篇章,平凡却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