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港北区的广袤田野上,15万亩晚稻相继成熟,进入收割季。从空中俯瞰,一片片金黄的稻浪在微风中起伏,收割机在田埂间划出优美的弧线,蓝天白云下,村庄绿树与灿灿稻谷交相辉映,构成一幅流动的丰收画卷。


在港城街道平富社区的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种植户韦大叔站在田埂上,望着在金色海洋中作业的收割机,脸上露出了笑容:“今年晚稻我加强了管理,亩产在900斤以上!”他的身后,三台收割机正开足马力,割台旋转,稻谷如流水般通过收割机装入运输车,整个过程行云流水。


这场丰收盛景的背后,是港北区农业现代化的强劲脉动。港北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区组织了790台收割机奔赴各乡镇,机械化收割率超过98%。


“今天我们安排了三台收割机在港城街道作业,每台每天能收割30到40亩。”农机手黄伟山介绍说。来自庆丰镇的他,自家种的50多亩水稻尚未成熟,便趁着农闲带领团队支援周边乡镇。收割机轰鸣往来,在金浪中开辟出一条条通道,所过之处,稻穗瞬间变成饱满的谷粒。



田野顿时成了欢腾的海洋。这边,收割机在稻田里纵横驰骋;那边,运粮车在田埂间往返穿梭。为确保颗粒归仓,全区将投入170台烘干设备,日烘干能力达4439吨/批次,彻底解决了种粮大户的收晒难题。

WAP版
小程序
贵港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