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网评 > 正文

社会共筑防线 杜绝保健品骗局

2025-01-10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宋春来 编辑:龚济好 李小锋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日益增强,保健品市场本应成为促进国民健康的重要力量。然而,一系列成本极低却售价高昂的“保健品”坑人骗局却频繁上演,不仅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是在老年人群体中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和经济伤害。近期,北京市公安局公交总队成功打掉一保健品诈骗团伙,再次将这一社会问题推向公众视野(见新华社北京1月6日电,《成本11.5元卖到5000元——谨防“保健品”坑人骗局》)。

据记者鲁畅报道,该诈骗团伙所推销的“重编程逆转SAg”(胸腺胶蛋白肽片),成本仅为每盒11.5元,却通过夸大其词、虚构疗效等手段,将其包装成包治百病的“神药”,并以每疗程5000元的高价出售给老年人。这种成本极低、售价高昂的极端反差,不仅暴露了不法分子的贪婪与无耻,更凸显了保健品市场监管的漏洞与缺失。

更为恶劣的是,诈骗团伙往往利用老年人对健康的渴望和对疾病的恐惧,通过精心设计的讲座、专家授课等形式,进行精准“销售”。他们打着“中科院沈阳所”等权威机构的旗号,虚构科研成果,甚至伪造媒体采访视频,以此骗取老年人的信任。在推销过程中,还以国家补贴、限时优惠等噱头,诱导老年人购买大量产品,不少老人甚至不惜赊账也要购买。

老年群体之所以成为保健品骗局的主要受害者,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普遍关注健康,对疾病有着较强的恐惧心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在信息获取、辨别能力上相对较弱,容易轻信虚假宣传。此外,许多老年人缺乏子女的陪伴与关爱,诈骗团伙的嘘寒问暖、小恩小惠很容易攻破他们的心理防线。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老年人即使在被警方告知受骗后,仍难以自拔。他们往往对诈骗分子产生了一定的依赖心理,认为只有继续购买产品,才能得到对方的关心和照顾。这种心理现象不仅加剧了老年人的经济损失,更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面对保健品骗局这一社会顽疾,我们不能仅仅依靠公安机关的打击行动,更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构建一道坚实的防骗长城。

首先,政府部门应加强对保健品市场的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违法成本。对于虚假宣传、夸大疗效等违法行为,要依法严惩,绝不姑息。同时,要加强对老年人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防骗意识和辨别能力。

其次,家庭成员应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爱与陪伴。子女要定期与父母沟通,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心理需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对于老年人购买保健品的行为,子女要进行合理的引导和监督,避免他们陷入骗局。

此外,媒体和社交平台也应承担起社会责任,加强对保健品骗局的曝光和批判。通过发布典型案例、揭露诈骗手法等方式,提高公众的警惕性和防范意识。同时,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反诈骗行动,形成全社会共同抵制保健品骗局的强大合力。

针对老年人在维权过程中面临的诉讼能力弱等问题,法律界人士建议将老年人维权案件纳入公益诉讼范围。由检察机关代表老年人群体提起公益诉讼,既能有效解决老年人个体诉讼难的问题,又能督促相关行政机关履行监管职责,从而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这一建议无疑为打击保健品骗局提供了新的法律武器。通过公益诉讼的引入,可以进一步加大对不法分子的惩处力度,形成有效的法律震慑。同时,也能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维权渠道。

保健品骗局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它关乎老年人的幸福晚年、家庭的和谐稳定以及社会的公平正义。只有当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共同筑起防骗的长城,才能让骗子无处遁形,让老年人的生活更加安心、幸福。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守护这片净土,让爱与正义的阳光普照大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