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网评 > 正文

【老徐茶座】加注“无堂食”标识守护食品安全

2025-10-21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王士仁  

主持人语:“无堂食”外卖作为外卖行业催生的一种新餐饮业态,需要着眼长远、健康发展。这离不开自律,也离不开外部监管的与时俱进。加注“无堂食”标识,反映了网络餐饮监管思维的积极转变,既认可新兴业态的存在价值,又通过精准施策防范其潜在风险。

据10月17日《新京报》报道,为进一步加强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市场监管总局研究起草了《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平台提供者应当在平台餐饮服务提供者列表页面首页以及不提供堂食服务的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主页面,对无堂食外卖提供者加注“无堂食”标识。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在数字化浪潮推动下,网络餐饮服务蓬勃发展,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外卖市场的迅速扩张,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随之浮现,“幽灵外卖”的曝光更是引发了公众的广泛担忧。如今,市场监管总局拟规定“无堂食外卖应加注‘无堂食’标识”,可谓直击要害,体现了监管部门守护食品安全的决心。

“无堂食”标识,是信息透明化的关键一步。在传统餐饮模式下,消费者可以通过实地考察餐厅环境、观察厨房操作等方式,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直观判断。然而,在网络餐饮服务中,这种直观判断被大大削弱,消费者往往只能依靠平台上的图片和文字描述来选择外卖。此时,“无堂食”标识的加注,就如同为消费者打开了一扇透明的窗户,让他们能够清晰地了解到所订外卖的实际经营模式,从而做出更加理性的选择。这一举措,不仅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尊重,更是对食品安全透明化建设的有力推动。

“无堂食”标识,也是遏制“幽灵外卖”的有效手段。“幽灵外卖”之所以屡禁不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隐藏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难以被有效监管。这些商家往往没有固定的经营场所,或经营场所与公示的许可证地址不一致,导致品质和卫生标准无法得到保证。而“无堂食”标识的加注,相当于给这些“幽灵外卖”贴上了一个醒目的标签,使其难以再以假乱真、蒙混过关。平台通过加注标识,能够引导消费者更加谨慎地选择外卖,从而在源头上压缩“幽灵外卖”的市场空间。

“无堂食”标识,更是倒逼行业自律的催化剂。对于无堂食外卖提供者而言,加注“无堂食”标识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挑战在于,他们须更加严格地遵守食品安全法规,提升自身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机遇则在于,通过公开透明的信息展示,他们能够吸引更多注重食品安全的消费者,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这种倒逼机制,将促使整个外卖行业更加注重食品安全,推动行业自律和健康发展。

当然,仅仅加注“无堂食”标识还远远不够。要真正守护舌尖上的安全,还需要一系列配套措施的保驾护航。比如,平台应加强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资质审查和抽查监测,确保其经营资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应推动“互联网+明厨亮灶”模式的普及,让消费者能够实时观看外卖制作过程;应规范配送环节,确保餐饮食品在配送过程中不受污染。期待这些措施与“无堂食”标识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张严密的食品安全防护网。


/

栏目最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