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古城,承载历史记忆;一条古街,延续城市文脉。
贵城镇(今贵城街道)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近10年来,我市通过对贵城镇遗址的考古挖掘与保护,盘活了旧城墙、大南门等古建筑群,迎来了全国各地的参观者。
任何一座城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沉淀有相对独立厚重的文化底蕴,它不仅是当地群众的感情纽带,更承载着渗透骨髓的文化基因,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乡愁”。贵城遗址出土的各种文物有力佐证贵城街道拥有超2200年的历史,可以说这里的古街小巷、古砖瓦砾,都有着极其厚重的文化底蕴。贵城街道在历史演变中,逐渐沉淀积累了自己相对独特的街坊文化,使得很多人无论一生漂泊何处,回到贵港的老城区,看到熟悉的街景,都会产生一种浓烈的情感。
笔者认为,要想方设法保护好像贵城街道这样的老城区,不能断去人们对故土历史文化的记忆,更不能剥夺人们对故土亲情、邻里,甚至街坊文化脉络的传承以及精神上的那份依恋。
贵港怎样才能在城市发展中保护好老城区,留住最美乡愁?笔者认为,首先,要坚持保护第一,尽可能做到应保尽保。老城区有很多留存了历史记忆、凝聚了人们情感的古树、老房子,老百姓对它们是有深厚感情的。我们要尊重这样的感情,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把这类有保护价值的遗产纳入保护清单,对未纳入保护清单的古街巷、旧房子、老民居,也不能随意破坏、随意更改、随意搬迁。此外,应保尽保并不是采用千篇一律的保护方案,而是要因地制宜,通过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发现地域文化基因,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其次,要坚持人民至上,全过程共享保护成果。老城遗产既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人民生活的家园,对延续历史文脉、记住乡愁至关重要。但老城区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不便、空间环境差等。在老城区的保护实施过程中,要聚焦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重点推动路、水、电、消防等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整治私搭乱建、私拉乱接、私放乱堆等乱象,提升街区的生活环境,做到把保护与发展的成果惠及民众,让老百姓在老街区里也能享受到现代化生活的便利。
最后,要坚持以用促保,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利用是最好的保护,要活化利用老城的历史建筑,积极探索适用于历史建筑的保护方式。依托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地段建设文化展示、传统居住、特色商业、休闲体验等特定功能区,培育新业态,创造新就业,让老城遗产在有效利用中焕发新生。同时,要增强历史自觉,用心用情用力保护传承珍贵的老城文化遗产,多层次、多方位、持续性挖掘老城的历史故事、文化价值、精神内涵,讲好老城故事,守护好老城的根脉。
让人感到欣慰的是,近年来,我市启动了老旧城改造项目,逐渐完善了老城区的基础设施,保留了许多老字号、老品牌店铺,还建成美丽的安澜公园。如今,贵港的和平路、古榕路、东风路等老街区已成为市民、游客吃喝玩乐的重要打卡地。
相信未来,贵港也能持续保护好老城区的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老城区的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迹保护,大力推进老城区的商贸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富有贵港特色的文旅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