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网评 > 正文

【老徐茶座】期待“年轻老人”帮扶“高龄老人”形成良性循环

2024-08-21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沈峰  

主持人语:目前,一种“低龄存时间、高龄取服务”的新型互助养老模式——“时间银行”正在一些地方进行试点探索。由身体较健康的低龄老人,为社区高龄老人提供志愿服务,将服务时间储存起来;等到他们年龄更老时,则可以取出服务时间,由比他们更年轻的低龄老人为其提供志愿服务。这种新型互助养老模式值得期待,同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以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安享幸福晚年。

据8月17日《台州日报》报道,近年来,在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一些社区,“阶梯养老”模式正融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何为“阶梯养老”?即由当地退休干部、退休职工组成“巾帼志愿团”等公益组织,开展以60岁的帮扶70岁、80岁的志愿服务活动形式,对空巢、独居、失能老人提供老人陪护、纠纷调解等多项义务服务。以老助老的志愿服务让一些高龄老人既有生活上的帮扶,也有精神上的慰藉。

现实生活中,空巢、独居、失能老人身体机能退化,生活面临各种问题。其中一些老人在心理上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不安、孤独、失落、抑郁等情绪,他们有着探访关爱、陪伴照顾等实际帮扶服务的需求。因此,各地需要通过完善社区治理新路径和创新居家养老措施,帮助解决一些老年人居家养老困难,预防和减少老年人居家养老安全风险等,让空巢、独居、失能老人居家养老更安心和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浙江三门县打造“阶梯养老”互助新模式,发挥“银龄”优势,引导退休干部群众参与社区建设,开展以老助老的志愿服务,让“小老人”发挥余热,让空巢、独居、失能老人等“老老人”得到更多帮扶照顾,让这部分老年群体也能“老有所依”,得到关爱服务。显然,这样的“阶梯养老”互助新模式,是社会管理的又一进步,值得肯定和推广。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这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如何让老人“空巢不空”“独居不独”,更好保障老年人权益,这就需要对空巢、独居、失能老人有切实的帮扶行动。

每个人都有变老的那一天,在空巢、独居老人已成为普遍现象的当下,如何发动一切可用力量为这些老人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是一项急切而艰巨的工作。如果社会的关注与付出能与子女的亲情形成合力,那么,就能够帮助空巢、独居老人走出内心的阴霾。当然,这首先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养老投入,完善社会养老体系,提升养老服务的供应量和质量。如对于居家养老的空巢、独居、失能老人,政府不妨多购买一些养老服务,多组织一些志愿服务、义工服务活动,让那些没有子女或子女陪伴慰藉不足的空巢、独居老人得到更多的帮助、照顾和关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浙江三门县打造“阶梯养老”互助新模式,让60岁“年轻老人”,帮扶70岁、80岁的“高龄老人”,为他们提供一些实质帮助,为他们减少一些生活中的不便与麻烦,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很是值得推崇。同时,我们也希望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各地应依托社区资源和老年人群体自身的力量推广互助养老,并带动年轻人参与到这种互助养老的模式中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