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港市践行“群众创、群众演、群众看、群众乐”理念,大力推动基层群众文艺事业蓬勃发展,成效斐然。据《贵港日报》报道,我市文艺队伍在第十二届广西基层群众文艺会演中大放异彩,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这一成绩不仅刷新了贵港近10年来的会演纪录,更是我市打造没有围墙的“剧院”的生动写照。
没有围墙的“剧院”是基层群众文艺会演的通俗说法,也是群众共享文艺蓬勃发展成果的根基。在这座没有围墙的“剧院”里,舞台与观众席融为一体,公园、广场、社区甚至街边、乡村、网络空间,皆可成为基层群众文艺展演的舞台。每个人既是幕后的编导,亦是台前的演员和观众,大家共同编织出一幅幅多彩而绚烂的文化图景。
打造没有围墙的“剧院”,为市民献上一场场永不落幕的文化盛宴。基层群众文艺不拘形式、不设门槛,深深扎根于生活的沃土,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精准对接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从山歌小调到广场舞蹈,从传统戏曲到现代歌舞表演,群众文艺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搭建起心与心沟通的桥梁,传承文化精髓,丰富精神世界,更在无形中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展望未来,如何让这座没有围墙的“剧院”更加璀璨夺目?笔者认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核心要义。基层群众文艺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繁荣发展,正是因为它根在人民,魂在人民。因此,我们要深化文艺创作与人民生活的融合,鼓励艺术家深入基层、扎根人民,从生活的沃土中汲取灵感与养分,创作出更多接地气、有温度、有深度的文艺作品。同时,充分激发群众的创造活力,通过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和平台,让人民群众成为文艺创作的主体力量,实现文化创作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有机结合。
打造没有围墙的“剧院”,我们应始终把人民的需求和感受放在首位,通过优化文艺服务设施、丰富文艺产品供给、提高文艺服务质量等方式,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文艺产品和服务。同时,注重文艺产品的多样性和针对性,满足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和不同兴趣爱好的群众需求,让群众文艺真正成为人民精神生活的温暖港湾。
在打造没有围墙的“剧院”过程中,我们需要与时俱进。要积极将传统文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借助社交媒体、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拓宽文艺作品的传播渠道,创造出更多新颖独特的文艺体验。同时,探索文艺与旅游、教育、商业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模式,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与服务,让群众文艺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新征途上,我们坚信,只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贵港基层群众文艺的春天将更加繁花似锦、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