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网评 > 正文

【老徐茶座】直面“真问题”,减到“心坎上”

2024-07-29   来源:贵港新闻网   作者:陈谊军  

主持人语:近年来,基层减负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针对性举措越来越多,整治力度持续加大,减负效果不断彰显,但离党中央要求、事业发展需要、干部群众期盼仍有差距。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要拿出更大的改革勇气,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破解顽瘴痼疾,把减负效能转化为促进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近年来,党中央把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和为基层减负结合起来,解决了一批突出问题,刹住了一些歪风邪气。各地区各部门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卸下不必要的负担。

全面改革在路上,减负松绑在路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弊病并非一日之寒,基层减负也不是“一阵子”的功夫。卸下身上不必要的负担,迈出的步子才稳健有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高质量发展的“绊脚石”,唯有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坚决有力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才能确保广大党员干部一心一意谋发展、心无旁骛抓落实。

动真格减负,要减到刀刃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一日不除,顽瘴痼疾依然有滋生的空间与土壤,为基层减负工作在落地见效上就有阻力,就难以取得真正满意的成效。我们要把基层干部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让他们真正轻装上阵抓工作、促落实,就要出重拳、下大力,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一锤接着敲,把减负工作做细做实,切实减掉形式主义之烦忧,祛除官僚主义之沉疴。要主动拿起手术刀,锚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找准具体病症,敢于交锋,敢于挖毒瘤,较真硬碰抓整治,一寸不让抓整改,严防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隐形变异以及反弹、回潮。

动真格减负,要减到痛点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繁衍出来的种种问题,让基层深受其扰。比如,我们所见的“繁文缛节”“文山会海”“挂牌过多过滥”“响个不停的手机微信群”“多头填表考核”“拍照打卡留痕”“投票转发点赞”以及重“痕”不重“绩”等现象,不断地加重基层工作负担,严重消耗基层干部的时间和精力,损害党群干群关系,阻碍了各项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所以,减负就要减到痛点上,要为加重基层工作负担的种种行为精准画像,精准剖析,坚持对症施治、靶向整治,做到基层干部反映什么问题最迫切、感受什么问题最强烈、遇到什么问题最突出,就敢于迎着问题上、盯着问题查、揪着问题改,持续搬掉“绊脚石”,有力破解“小马拉大车”困境,让“小马”变“快马”。

动真格减负,要减到实处上。负担减没减、减得怎么样,落脚点在一个“实”字上。真减负、减真负,要落到实处上,就要把基层减负减得实不实、群众办事满不满意作为检验减负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要通过做细做实基层减负工作,加强真抓实干的作风建设,多鼓实劲、多出实招、多干实事,坚持以立竿见影、掷地有声的减负工作成效,让广大基层干部能够有更多精力、更大热情投入工作中。同时,要通过进一步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鲜明导向,持续引导和激励广大基层干部求真务实、担当作为,在“为基层干部松绑、为实干担当者撑腰”上见真章,让基层干部既有干头,又有奔头,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和活力。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突出问题解决在基层。我们要进一步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直面真问题,把减负减到心坎上,大力推进基层减负,坚持关爱不减、干劲不减、责任不减,为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汇聚磅礴动力,轻装“跑”出加速度,交出一份份亮眼的成绩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