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网评 > 正文

【浔郁博议】从村级“妇女主任”到“妇联主席” , 改革激发妇联基层组织“神经末梢”

2023-03-07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张日芳  

不少人问过笔者:原来的村一级“妇女主任”为什么变成“妇联主席”了?

据了解,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全国妇联改革方案》后,全国妇联出台配套文件,明晰具体改革措施,各地妇联以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为原则,有序有效推进改革。其中,农村和社区妇委会改妇联是重点之一。

笔者日前请教了市妇联领导,获知我市农村和社区妇委会改妇联工作于2018年实现全覆盖。村级妇联除了设有主席,还有副主席、兼职副主席及执委,整套班子共11人,原村级“妇女主任”都叫“妇联主席”了。

过去,受制于各种条件,农村和城市社区妇代会都是一个人张罗。现在的“会改联”,从1人到10多人,村(社区)一级妇联把热心妇女工作且有能力的女性吸纳为妇联执委,基层妇联由过去的“单兵作战”变为“团队作业”,团结更多优秀女性群众共商发展大计。

妇联组织的根基在基层。农村和社区是根基,各行各业也是根基。在新业态、新群体日趋增多的情况下,我市妇联按全国妇联的部署,不断加强基层阵地建设,在“两新”组织也组织成立妇联,城市商业楼宇、城乡专业市场、家政公司等等,“娘家人”的身影越来越多了。比如,基层妇联积极行动,实施“基层妇联领头雁培训计划”,促进妇联干部提高工作能力;执委、妇女代表定期参与妇女群众接待日活动,帮助妇女群众解决问题等。

不断壮大的妇女工作组织将以“她”能量为妇女儿童工作带来新动能,比如进一步改革创新妇女思想引领工作,让政治引领工作在生动中产生实效;创新组织动员妇女建功新时代的内容形式,帮助更多妇女创出事业的光彩;创新服务联系妇女群众的方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丰富服务的层次,建立完善集矛盾排查、纠纷调解、法律帮助、关爱服务于一体的综合维权服务模式。同时,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母亲健康快车”等项目,切实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妇女群众身边。

笔者认为,妇联组织获得壮大,是党和国家对妇女儿童工作的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就坚持男女平等、促进妇女全面发展、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等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引领我国妇女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阔步前行。

党和国家为妇女事业发展开辟广阔道路。从基层妇联的改革往上看,以我市为例,“十三五”期间,全市市、县、乡三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女干部配备率达100%,执行《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企业比重达92%,2021年村(社区)“两委”换届,村委会成员中女性比例、村委会女主任比例、居委会成员中女性比例分别比上一届提高15.02%、4.12%、9.29%,巾帼力量生动融入全市发展大局,妇女参与社会经济建设空前活跃。

这是社会阔步前进的力证。我们相信,新时代,广大女性将在万众创新的浪潮中,在乡村振兴的最前沿,在国际交往的大舞台,在她们各自追梦的路上将会更加奋发有为,书写属于新时代女性的华丽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