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网评 > 正文

【老徐茶座】“庭院经济”为乡村振兴助力添彩

2023-03-06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张玉胜  
主持人语:庭院经济不是“小农生产”,而是小庭院、大市场、新产 业。引导更多庭院成为精细农业的示范基地、绿色产品的加工车间和生态旅 游的休闲去处,是助农增收、振兴乡村的有效途径。

有的开农家乐、办民宿、弄采摘园,打造周边休闲旅游好去处;有的收发快递、直播带货,成为村镇集市人气最旺的地方;有的开小超市、修理店、家庭作坊,服务当地生产生活……在不少乡村,农家庭院承担多样功能,演绎多彩角色。今年,“庭院经济”首度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明确提出“鼓励脱贫地区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据3月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

庭院经济,顾名思义就是以农户家庭院落为依托的经济,是农民以自己住宅院落及周边场域为空间范围、以家庭为经营单位进行小规模生产、为自家和社会提供农业土特产品和有关服务的经济形式。这既是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更是联结大市场的市场经济。党和政府首度将“庭院经济”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传递出重视和鼓励的积极讯号。可以预见,星罗密布的庭院势必为未来的乡村振兴助力添彩。

庭院虽小,作用不少。纵观近年来各地发展庭院经济的丰富实践,真可谓五光十色、缤纷多彩:枸杞、苹果、红枣、杏树等特色经济林木装点着村民房前屋后;牛、羊、鸡等多种养殖业办出农户庭院特色;搞民宿、开农家乐、推出打糍粑、赛山歌体验,让农家庭院成为游客旅途一景。“方寸地”已变身为农民增收的“致富园”;“微经济”正在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发展庭院经济,意义不可小觑。对农户,有助盘活家庭院落等闲置资源,让家人灵活就业,为家庭增加收入;对村庄,发展多彩庭院,增添村庄的绿色和文化品味,将居民生产生活与环境美化相互交融,为乡愁赋予情感载体;对地方,由庭院汇聚和培育特色产业,打造一村或一乡“一品”,有助于促成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对国家,庭院生产的土特产品可以农户自用也可向市场供给,有利于增强食物保障能力,夯实广义粮食安全根基。

展望未来,庭院经济更具大有作为的广阔前景。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印发的《关于鼓励引导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脱贫地区庭院经济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类型更加丰富,产销衔接更加顺畅,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发展水平明显提升。通过庭院经济获得的收入持续增加。不少地方也推出适应当地实际的庭院经济建设方案,并将其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比如重庆市致力打造的“五小”涉农经济、“五小”非农经济和“五小” 特色产业,尽显乡土气息。

发展庭院经济,决非简单回归“小农生产”。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强化对庭院经济发展的引领、支持与服务职能。首先,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底线。将庭院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庭院绿化美化结合起来,立足当地实际,突出乡土气息,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路子,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加则加、宜商则商。尊重农户意愿,自主选择产业、自主经营管理。切忌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

其次,出台鼓励政策,补齐要素短板。要在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对庭院经济进行实打实的精准扶持,帮助农户“闯市场”。要提高组织化水平,引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合作主体,强化他们与庭院经济经营户的利益联结,提高庭院经济的市场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