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通过打造12368联系法官主渠道,积极响应群众司法需求,2021年以来共办理群众诉求工单96180条,100%在24小时内办结,用法院“好声音”搭起便民“暖心桥”。
群众诉讼的痛点堵点,就是诉讼服务工作的重点。西城法院不断优化工作模式,打造有效的一站式、一体化群众需求响应平台,做细做实院庭长常态化值班接线、重点工单甄别督办、工单质检、满意度回访等工作,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司法便利和实惠,诉讼服务工作可圈可点。
诉讼服务是法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面对群众、群众诉求多元复杂,是诉讼服务工作的突出特点,决定了诉讼服务必须时刻呼应人民群众的司法诉求。从司法实践看,改善和提升诉讼服务水平,需要从多个方面努力:
一是增强服务意识。诉讼服务是人民法院的“脸面”工作,要以良好的精气神投入到每天的服务当中。要始终保持热情周到、耐心细致、全心全意的服务意识,充分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引导当事人有序参与诉讼活动。
二是增强服务本领。自觉加强业务学习,熟识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善于从大量的案件中归纳出不同类型纠纷之下人民群众的普遍诉求,科学运用法理、人情、国法,不断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准确把握案件法律关系,做好繁简分流工作;注重做好诉前调解,有效弥合社会关系。
三是巩固服务成效。积极推进诉讼服务体制改革,向科技借力,打造智能化、数字化诉讼服务新模式。注重服务质量,定期开展案件回访,及时沟通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强化源头治理,善于把握诉讼服务工作规律,加强建章立制,进一步提高诉讼服务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