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擘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崭新蓝图,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为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历来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象征,也是一座城市精神品位的体现。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更加坚定信心,踔厉奋发,奋勇前进,走文化强市之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绘就荷城贵港文化新画卷。
从悠久厚重历史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浔郁大地历史悠久厚重,“秦汉古郡”表明我们的历史文化经脉延续至历史的深处。至今仍流传的陆绩廉石压舱故事、梁孝子里故事、桂平西山御史李明远清廉故事、浔州知府廖玖“俸作公帑”故事、平南“白马双英”故事等,在悠久的历史中回响着家国情怀、传统美德和廉洁品行,是我们汲取文化自信自强的内在力量。从历史中回看文化积淀,增强历史自信,探寻闪光点,讲好精彩故事,擦亮历史文化名片,传承高风亮节,充分展示浔郁文化风采,我们的文化之路大有可为。
从革命文化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浔郁大地是革命文化生生不息之地,始终沸腾着激动人心、凝聚理想信念的革命精神。从这里走出了广西籍第一位中共党员黄日葵、广西第一位全国党代表胡福田、“杀头当作风吹帽”血洒南京雨花台的谭寿林等革命先驱,这里还曾有广西特委首个机关驻地、创建了广西第一个县委、打响了广西党组织武装反抗桂系军阀的第一枪等。穿过历史烽烟,翻开一页页革命文化故事,每一页都是八桂大地耀眼的星火。革命文化蕴藏无穷力量,一个个“红色传奇”,饱含理想信念的精神之“钙”。我们要扎根浔郁大地,不断汲取革命文化力量,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擦亮革命文化名片,厚植“红色文化”,筑牢“强国之魂”。
从时代精神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这里是黄大年科学家精神起航之地,也是隐姓埋名奉献、一生淡泊名利,被誉为“中国核潜艇的助推手”魏乃文科学家精神的发源地。这里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战场,诠释了脱贫攻坚精神的应有之义。这里有抗疫精神的故事,无论是驰援各地的逆行者身影,还是坚守城乡村屯的党员先锋岗,都给我们许许多多的感动。此外,一线工地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项目的建设者风采,乡村振兴路上的接续奋斗,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民族团结进步换来乡村巨变等,时代精神熠熠生辉。浔郁大地回应时代之需,响应时代召唤,站立时代前沿,擦亮时代精神名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自信自强。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源浚者方可源远流长,根深者方可枝繁叶茂。让我们始终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同心协力砥砺前行,奋力建设美好精神家园。(文/陈谊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