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网评 > 正文

西江潮网评│志愿服务留下永恒微笑

2022-07-31   来源:西江潮网评工作室   作者:张日芳  

据7月30日《贵港日报》报道,7月16日,记者在港北区根竹镇新民村采访,80多岁的韦奶奶轻轻地拭去挂在墙上的全家福相框上的灰尘。“这张照片是你们同事上门帮拍的,我们一家人都好开心,都把照片存在手机上,随时可以看到。我把这张用相框装裱好的全家福挂在这里,一进门就能看到。”韦奶奶笑呵呵地说。韦奶奶家的全家福,是贵港日报摄影志愿者团队拍下的亲情系列照片之一。

“笑呵呵”的韦奶奶让我们感到开心。虽然说,这只是看似微不足道的照片,但是,我们却能够透过韦奶奶的话语及对“全家福”的珍惜,感受到这照片让一家人留下了美好的记忆,成为这一家人幸福时刻的见证。可以说,贵港日报志愿服务团队快门上的“爱心之旅”,为群众的美好生活添上了亮丽一笔。

志愿服务记录平凡的幸福。据报道,2018年重阳节,贵港日报摄影志愿者为15对70岁以上的老年夫妻拍摄、赠送婚纱照。活动通过“新华社·现场云”图文直播,仅半天时间浏览量就达12万+。有网友在后台留言说:“我看到我的爷爷奶奶啦,好幸福啊!一直想带他们去拍美美的照片,谢谢你们帮我圆了一个梦,看到老人开心,我们都很开心!”这是贵港日报志愿服务团队快门上的“爱心之旅”中的一个镜头。由此可见,志愿服务记录平凡生活,镜头角度和取材虽“小”,但是其意义积极而深远,让接近地气的、平凡的幸福走进公众的视野,让我们感悟原来生活是这样美好,我们的身边有如此多的幸福镜头,启发我们更多地关爱空巢老人以及农村留守老人等。关爱进行时,幸福进行时,志愿服务延伸的社会意义非同寻常,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留存了美好一刻,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生动体现。

志愿服务见证汗水的挥洒。志愿服务首先是志愿,其次是服务。志愿就意味着主动奉献、乐于奉献、主动付出、乐于付出,服务就意味着付出爱、践行爱、奉献爱。志愿服务的背后,往往是汗水的挥洒,见证长期执着的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以及对于志愿服务的无私大爱。据报道,2018年以来,贵港日报摄影志愿者的足迹遍布贵港城乡,陆续举办了“中秋团圆·送福到家”“不老婚纱·浪漫爱情”“新年愿望”“走近百岁老人”“红色家风故事”等系列主题公益摄影活动50多场,服务群众2800多人,免费送出照片5000多张。这些主题积极、富有意义的活动,让我们对付出者的坚持和艰辛努力肃然起敬,也希望这样的“爱心之旅”越来越精彩,越来越多市民及家庭从中得到爱、感受爱、传播爱。

志愿服务凝聚更强的力量。志愿服务要做得更好,就要凝聚更强的力量,让更多的人和群体共同参与、积极参与。据报道,今年,贵港日报爱拍摄影工作室成立。作为报社融媒体创新品牌之一,工作室摄影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还重点打造了公益摄影体验馆,供市民群众前来拍摄更加专业的全家福。这个“请进来”的拍摄体验馆,与多年来“走出去”的公益摄影活动交相辉映,让这快门上的“爱心之旅”更加坚定、更具活力。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快门上“爱心之旅”队伍的壮大发展,荷城更多的美好瞬间被看见,荷城更多的珍贵情景被记录,荷城更多的感人故事被诠释。当有一天我们回望这些镜头,将感激于那些默默付出的志愿服务力量,将感激于这个时代发展对于个人、家庭的厚重回馈,也将为这个时代的精神文明温度而点赞。

幸福生活靠创造也靠发现,志愿服务靠爱心也靠坚持。微笑在脸上,喜悦在心头,爱心在路上,服务在日常,贵港日报志愿服务团队快门上的“爱心之旅”,让照片中的家庭拥有美好的时刻,也让我们发现身边的美好、感受身边的美好、珍惜身边的美好,愿更多志愿服务助力社会文明和谐建设,让更优质的志愿服务为这人世间留下永恒微笑。(文/程平)

7月28日,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广西第九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在广西广播电视台演播大厅举行,贵港市参赛选手贵港日报社记者曾茜茜以“摄影进万家  温暖全家福”为主题作演讲,斩获亚军,荣获一等奖,取得贵港市在该项赛事上的最佳成绩。图为曾茜茜在演讲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