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网评 > 正文

【周日时评】赓续红色血脉,讲好荷城故事

2024-05-26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陈谊军  

据《贵港日报》报道,《国难书生》是广西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三年规划(2022—2024年)重点扶持项目,以音乐剧的形式把广西籍第一位中共党员黄日葵的生平搬上舞台,传唱黄日葵为革命事业奋斗一生的故事。该音乐剧于去年10月16日在我市首演,月底又在玉林市巡演,受到各新闻媒体争先报道,得到观众和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贵港是一片火热的红色土地,这里涌现了多个“广西第一”。比如,广西籍第一位中共党员黄日葵便出生于此,从这里走向革命的前沿,为革命斗争事业献出年轻的生命,留下了许多感人故事。音乐剧《国难书生》以舞台形式,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黄日葵等中共党员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

赓续红色血脉,讲好荷城故事,高风亮节的展现感人至深。《国难书生》从党史题材中进行深入挖掘,运用艺术化手段,通过多幕演绎的方式,让黄日葵的革命精神得以重现,让革命者的大无畏品质得到讴歌,让不畏艰险、勇于斗争等革命精神得以褒扬。观看节目后,李大钊、黄日葵、蔡碧珩等革命者的声音依然振聋发聩,他们无畏牺牲的精神震撼人心。赓续红色血脉,讲好荷城故事,我们就要从党史题材中看见闪光的革命精神,将高度的思想性融入艺术创作中,用感染人的作品、感召人的精神,传递正义的力量、信仰的力量、奋进的力量。

赓续红色血脉,讲好荷城故事,丰富细腻的情感触动人心。音乐剧《国难书生》剧中用22首原创歌曲传唱黄日葵为革命事业奋斗一生的故事,剧中大量歌词都出自黄日葵的诗词和文章,也有根据剧情发展而出现的富于战斗号召的歌词,这些原创歌词的艺术性运用,体现了艺术在服务主题的独创性。剧中综合运用美声、流行、地方小调、山歌等唱法,运用极具特色的语言,增强了音乐剧的艺术感染力。多种艺术手段的运用,展现了黄日葵的革命精神、家国情怀,也极好地配合了音乐剧的深情演绎,使音乐剧具有更加丰富细腻的情感特征,让群众有更强烈的体验感、代入感。比如,曲目《是敌是友》中“有些人带着使命而来/有些人只能自怜自开/有些人因壮烈而精彩/有些人却活得如尘埃”,声遏行云般展现了革命的战斗者在生死抉择关头的风骨气节,很能激荡观众情感。

赓续红色血脉,讲好荷城故事,精品力作的推出值得期待。有血有肉地展现英雄人物形象,集中闪光点讲述英雄的成长历程,一言一行中诠释敢为人先、矢志不渝、坚贞不屈、为国担当,用足功夫在细节上透出“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的“光”,这是把红色资源融入艺术创作的成功经验。音乐剧《国难书生》从剧本、音乐、表演、舞美等各方面进行的精雕细琢,也给我们讲好荷城故事以启示:能够打动人心的必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必是艺术创造力、感染力、观赏性的有机融合。文艺精品力作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好的精神食粮,用好红色资源,追寻红色记忆,持续闪耀理想与信仰之光,这是对革命精神永远的传承。我们期待,能够有更多的精品力作讲好荷城故事,将红色血脉赓续下去,让红色基因世世代代薪火相传。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艺术的力量是无限的。视觉的盛宴难得,心灵的触动难忘,革命精神永远回响。我们要更加充分用好历史文化资源特别是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讲好荷城故事,从中汲取奋进力量,凝聚干事创业精气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添砖加瓦、增光添彩,不断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