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网评 > 正文

【老徐茶座】“乡村工匠”评职称为乡村振兴注入活水

2023-12-25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沈 峰  

主持人语:“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助力乡村振兴,需要一大批新型农民,需要一大批懂管理、懂科技、求创新、谋发展的职业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据《湛江日报》报道,12月20日,广东省雷州市农业农村局召开会议,进一步做好挖掘拓展和培育乡村工匠工作。据悉,近两年来,雷州市来自农民、养殖户、个体户等群体的乡村工匠共计52人踊跃参与职称评审。职称设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其中初级职称分设员级和助理级,高级职称分设副高级和正高级。

“雷州推进‘乡村工匠’人才工程高质量发展,近两年52名乡村工匠参加职称评审”。这条新闻,几乎每个字都是关键词,非常醒目也颇值玩味。过去,职称都是老师、教授、技师等高级技工、高级知识分子的“专利”,与农民不着边。现在,雷州市的农民成为科学种养殖等方面的“乡村工匠”,获得评定农业初级、中级、高级职称,这既是对农民人才价值的肯定、劳动成果的尊重,也是发现人才、开发人才潜能,鼓励创新的一种有效方式,体现了社会的进步。

今天的中国,要保障14亿多人吃上饭吃好饭,谁来种地、如何种地是摆在眼前的首要问题。作为农业主体的农民,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农业文明水平。创造条件让农民走向职业化,成为自身领域的行家里手,对于探索农业现代化意义重大。为此,不少地方都迈出了培养农民职业化的步伐。以广东省为例,2021年,广东省在全国首创开展乡村工匠专业人才职称评定工作,据《农民日报》报道,广东省目前已有9905人获得乡村工匠专业人才职称,其中正高级178人,副高级695人,中初级9032人,人才对广东乡村振兴的支撑力明显增强。

新乡村需要新农民,新农民建设新乡村。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发家致富离不开乡土人才的引领。让优秀乡村工匠晋升农业正高职称,也是为了激励更多优秀农民提升种养水平,让他们看到学科学、用技术、扎根农村、发展农业的光明前途,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职业化和其他深层次的发展变化。

乡村工匠职称评定作为加快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方面和关键手段,为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升农村核心竞争力注入了人才的源头活水。站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起点上,我们乐见更多新型职业农民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真正让农民成为有奔头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希望的田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