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新闻网

logo
学习强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网评 > 正文

【老徐茶座】游泳救生员不可儿戏

2023-07-03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作者:黄齐超  

主持人语:根据有关要求,经营性游泳场所必须配备相应的游泳专业 技术人员和合格的游泳救生员。但实际上,某些游泳场所的救生员并不够 用,特别是持有有效上岗资格证的救生员缺口更大,这就给群众游泳带来 了很大的安全隐患。救生员“持证上岗”是民生大事,亟需有关部门高度 重视,做实做好。

男子在室内游泳池溺水,游泳馆救生员低头玩手机,未注意到溺水情况,9分钟后才实施救援,最终男子溺水身亡。这是近期发生在广州增城区某公共泳池的一起事件。记者调查发现,救生员存在诸多乱象:比如持资格证的救生员不足,一些游泳场没有配足救生员,或者让救生员身兼数职;而代表救生员职业能力的资格证书,花费几百元便可买到假证;明确规定的救生员资格证年审制度,成了一纸空文……(据6月29日《法治日报》报道)

游泳池的救生员事关游泳者的生命安全,责任心必须时刻在线,增城区的这起悲剧,就与救生员“跑神”有莫大的关系。这,足以引发我们的警惕——从游泳馆经营者到救生员,都应当遵守规定,重视安全,把顾客的生命放到第一位。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在救生员的使用和管理上,存在诸多漏洞与乱象。按规定,每个游泳馆都必须按面积大小,配备足够的救生员,但事实呢?很多游泳馆的救生员存在不足;而且,一些救生员还身兼教练员、管理员、收费员、保洁等数职。试想,身兼数职的救生员,能在关键时刻从容施救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再者,既然是泳池救生员,就必须取得相关资格证书,具备急救能力,并且还应定期年审。可是,一些救生员是业余“暑假工”,经过短暂的训练,就拿到了“水分”很大的资格证书;更有甚者,有些人通过购买假的资格证,来蒙混过关。如此的救生员,恐怕会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救生员行业乱象丛生,与游泳馆经营者有密切的关联。对于游泳馆来说,配足合格的救生员,意味着要提高运营成本。所以,一些游泳馆心存侥幸,认为自己的游泳馆不可能出现溺亡事件,因此降低了对救生员的要求和管理,也没有认真地执行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泳池救生员乱象为溺亡悲剧埋下了伏笔。

随着夏季来临,游泳成为人们一种重要的休闲娱乐方式。可是,每年夏季都是溺水高发期,作为保障泳客安全的重要“防线”,救生员至关重要。毫无疑问,游泳馆最大的安全底线就是防范溺水,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游泳馆经营者都不能等闲视之。其实,即便没有增城区的这起溺亡悲剧,各游泳馆也应未雨绸缪,拧紧安全的阀门,按规定严格管理救生员。

此外,职能部门必须勤于监督,对不符合救生员相关规定的游泳馆,要求停业整改。总之,我们不能容忍游泳馆救生员乱象丛生,毕竟,这关乎游泳者生命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