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企到屯 简单易懂 形式多样
我市交警部门织密宣传网守护交通平安
连日来,我市交警部门聚焦辖区道路交通安全,加大宣传力度,力求从源头上增强群众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警力再下沉 宣传到一线
“桂平交警大队宣传专班警力走进下湾镇甘井村、白沙镇白沙村等7个行政村,开展‘聊家常 说交通’主题宣传。”“(市交警)支队宣传小分队走进覃塘区山北乡中秋村开展‘银发出行 平安相伴’主题宣传活动。”4月28日,在贵港交警宣传工作微信群里,正在各地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的警员陆续上传图片,简要记录当天活动实况。这样的情形已成惯例。
市交警支队依托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专班联合执法队组建宣传小分队,每周至少3天下沉一线,以辖区国省道公路沿线村屯、交通事故易发路段村屯以及圩镇、农贸市场、工业园区、企业和中小学校、幼儿园为重点,面对面宣讲,发放宣传资料,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普及“一盔一带”“酒后禁驾”等知识。
从4月24日起,市交警支队决定加大警力投入,宣传教育科派员加入宣传小分队并进行业务指导。辖区交警大队联合乡镇政府、派出所、村委、网格员共同行动,每天选取至少2个村镇或企业、学校等重点场所,结合辖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案例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务求将法理、知识讲深说透,让群众入脑入心,自觉遵守交规。此外,支队所辖8个基层大队也参照执行,在日常工作中结合辖区实际灵活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工作,保证每天都有宣传警力在路上,从源头上助推道路交通违法和事故“减量控大”。
群众听得懂 宣传更有效
“农用三轮不载人,超员上路隐患深。四轮上路守交规,无牌无证莫逞能。”4月25日,一辆巡逻警车在覃塘区三里镇圩中心及周边村屯流动宣传,车载喇叭滚动播放交通安全知识,其中本地白话广播内容吸引了不少群众驻足聆听、交头议论。
图为在覃塘区三里镇集市上,宣传小分队警员为群众所驾三轮车张贴安全提示反光贴,助力群众安全出行。 谢琴美摄
为了提高宣传效率,市交警支队围绕农村地区常见交通违法行为和出行注意事项撰写文案,录制了2期普通话、贵港白话版的《交通安全“大喇叭”》,依托各县(市、区)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工作专班向下发放,通过应急广播、农村大喇叭覆盖乡镇、行政村。最近,市交警支队又根据群众反馈意见,撰写简单明了、朗朗上口的宣传短句,录制并下发第3期“双语”《交通安全“大喇叭”》。同时,在辖区各直属大队共计40辆警车上安装车载大喇叭,供警员们巡逻、执法及宣传期间滚动播放。双语播报让更多群众特别是老年人“听得懂,记得住”,他们纷纷表示“说得好”,宣传效果进一步强化。
简单明了 更得人心
在日常宣传中,不少警员也发现常规普法宣传吸引力不高、农村群众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村民分散难召集等问题,该如何解决呢?市交警部门揣摩群众心理特点,巧花心思寻找突破口。
针对老年人大多眼花近视、认字不多等特点,交警部门特别编纂、印制《老年人交通安全出行指南》,其内容简单、明白,字体大,容易看得清、看得懂。根据“被看见才安全”理念,印制不同规格、不同内容的交通安全提示反光车贴,免费赠送给群众张贴。这一“亮尾”行动广受欢迎。
形式多样活泼 激发群众热情
“生命无价,安全出行……”近日,在覃塘区三里镇林村,宣传小分队借村委召开村民大会的契机开展“交通安全进乡村”主题宣传。他们带着宣传资料、安全头盔等物资,与村民面对面分析本村紧靠国道要高度注意的出行安全细节,通报辖区交通事故情况;宣讲“酒后禁驾”“一盔一带”等知识。现场邀请村民示范安全头盔的正确佩戴方法,并通过问答方式,将头盔作为奖品赠送给现场群众,提高了村民的学习兴趣。
在覃塘区山北乡中秋村,“有礼相送”的消息吸引不少村民前来参与“交通宣传集市”。面对鸡蛋、面条、洗衣液、牙膏、抽纸等奖品,村民耐下性子,认真聆听民警拉家常讲出行,积极回答问题,赢取礼品,乐滋滋学到了交通安全知识。
快递员天天在路上跑,他们的交通安全风险更高。为此,各地交警部门协调辖区快递企业联合工会,发动企业员工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平台观看交通安全宣传短片和警示教育视频,增强守法意识,安全出行。
据统计,4月24日以来,全市交警部门共开展“七进”交通安全宣传活动139场,其中“进农村”宣传68场,“进社区”宣传43场。编印制作发放各类交通安全物料6种共11万份,在各级各类媒体平台推送图文视频109篇,发送手机精准提示短信12万条。“五一”期间,全市没有发生较大以上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