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广西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举行“国门风采·榜样力量”先进典型主题报告活动,并揭晓第二届“八桂十大移民管理警察”。贵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一队队长江福昌入选“八桂十大移民管理警察”。
2021年4月至今年4月,江福昌被选派到防城港市防城区峒中镇那丽村任第一书记。驻村期间,他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领头雁”作用,助力群众增收致富,为民解忧纾困,成为了那丽村群众的“贴心人”。
那丽村地处中越边境,全村山林覆盖,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几乎为零。
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什么?村里的特色产业是什么?老百姓最迫切解决的困难是什么……初到那丽村,面对如此闭塞落后的生活环境,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江福昌脑海中。为了解村民的生活和生产,江福昌白天与村民唠家常、同劳动,晚上挑灯整理、完善走访的资料。仅仅20天,他的笔记本上就密密麻麻地记满了全村每家每户的具体情况。
那丽村聚居着壮、汉、瑶三个民族的村民,如何凝聚全村的力量振兴乡村,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江福昌深知村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性,从抓班子、带队伍、强支部入手,增强“火车头”的动力和活力。
驻村两年,江福昌带领村“两委”干部积极为群众办实事,重新修整村文化大舞台、农家书屋、村级党员活动室、大陀螺场等,并争取到20万元建设村史馆和200米文化长廊,全力打造“一站一廊一景观一广场”新时代文化实践阵地。此外,还建设了儿童家园和农家书屋,为村里的孩子捐赠书籍200多册;修建大小蓄水池18座,维修和更换自来水管道5万多米,彻底解决了群众用水问题;硬化村屯道路并安装视频监控。
“以前,村民们主要收入是国家政策补贴,没有产业支撑,犹如沙上建塔,很可能出现返贫风险。”针对那丽村产业发展起步晚、底子薄、基础差等实际,江福昌千方百计走出一条特色产业发展的新道路。他立足那丽村现有资源优势,通过“党建+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带动脱贫户参与到产业发展中,帮助创建中草药种植基地、生态花罗鸡养殖基地和乡村振兴联营基地,带领村民种植中草药10多公顷,养殖花罗鸡1000多只,带动83户群众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为全村产业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卖鸡收入的80%归村集体所有,用于扩大产业发展,其中20%用于村公益性岗位工资支出。下一步,打算拓展到深加工产业,打出自己的品牌,争取更大的经济价值。”江福昌对那丽村发展生态花罗鸡产业充满了信心。
“在很多人的眼里,只有走出偏僻的大山,奔赴城市才能实现自我价值。但是,我觉得,我们也可以走进大山去实现更高的价值。”江福昌回想起两年的驻村生活感慨道,“我用双脚丈量那里的土地,用真情对待淳朴的村民,村民也把我当成了‘老乡’,那丽村是我第二个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