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市快递业务量达5261万件,同比增长44.85%,增速排名全区第三。这些奔流不息的快递包裹,不仅是物流数据的直观体现,更是观察贵港经济活力的“毛细血管”,折射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业态蓬勃发展的生动图景。
电商产业快速发展促物流升级
近日,贵港电商产业园,渝林贸易有限公司直播间,工作人员正通过镜头向全国消费者展示商品。“这5000多万件包裹里,有不少是我们电商企业贡献的。”渝林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孝平笑着说,该公司业务涵盖国内直播带货和跨境电商,全面布局抖音、快手、视频号等平台。前8个月,该公司发货量较去年全年增长50%。电商的快速发展,又对物流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
封装、贴单。渝林贸易有限公司的仓库内一片忙碌,一箱箱陈皮、小家电即将发往全国各地。“物流效率的提升撬动了产业链的发展。”王孝平说,以前卖本地茶叶和陈皮,仓储成本占利润三成;如今订单当天发,资金活了起来。借助邮政、顺丰和京东等大型物流,贵港货发全国核心城市隔日到达正在成为常态。
“家人们看过来,这是用覃塘区的红糖做的,甜而不腻,今天下单明天就能到广州!”贵港电商产业园,金福蝶蛋糕店主播雷菲菲每天下午3时准时直播,推销贵港特色红糖糕,直播间订单不断。广西顶流网络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莫若宝回忆,3年前,金福蝶蛋糕最远只卖到桂平;如今快递次日到,冷链运输让远方客户也能尝到新鲜味道。
目前,我市电商直播基地有100多个本地品牌。从港南区的羽绒被到覃塘区的小家电,主播们讲述着贵港产业发展的生动故事。贵港电商产业园负责人姜经理介绍:“上个月,帮桂平卖运动服,一场直播卖出了500多单,企业连夜打包。”
政企合力打造电商产业集群
桂平市是休闲运动服饰、平南县是运动服饰和农产品、港南区是木业家居和羽绒制品、覃塘区是木业家居和小家电,港北区则侧重电商综合服务与创新孵化。近年来,我市依托纺织服装、木业家居等优势产业,加强重点企业培育,以贵港电商产业园为中心,各县(市、区)明确发展方向,打造电商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提升竞争力。
目前,全市拥有桂平、平南2个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1个自治区级电商示范企业、1个电商产业园、1个市级电商直播基地,形成生活用纸、木业家居、运动服饰3个电商产业带。上半年,全市1100多家电商企业实现网络零售额16.73亿元,872.48万件服装、443万件木制品、1039.9万件生活用纸等贵港优质产品通过电商平台走向全国。
我市还出台市本级电商行业贷款风险专项补偿机制实施方案(试行),累计发放贷款700万元。加快广西县域商业建设行动试点县建设,桂平市、平南县和覃塘区建成冷库24座,冷库容量6483立方米;建成农产品初加工、仓库配送中心1.6万平方米。港北区和港南区分别获得2025年县域商业建设行动试点县资金扶持1700万元、1090万元。
“包裹量的激增与电商产业的细分赛道崛起密切相关。”市商务局四级调研员罗庆伟说,我市电商已从早期的服装、小商品等领域,发展成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跨境电商“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格局。特别是农产品电商,通过“直播+冷链+快递”模式,让龙眼、荔枝等本地特色产品走出了贵港。
打造“一中心四基地”发展格局
5000多万件快递物流数据的背后,清晰勾勒出贵港优势产业的发展轮廓。在中通快递贵港分拨中心,大量的包裹正在自动化分拣线上匀速流转。“上半年业务量同比增长50%左右,主要是生活用纸板块,占到业务量的60%左右。”中通快递贵港分拣中心经理韦晓介绍,业务结构变化显著,生活用纸已成为主力产品。
第三方数据显示,我市快递业务量年均增长54.3%,占全区比重从1.8%提升至4.78%,总量从全区第8名前进至第5名。快递量增长的背后,是政府有形之手的精准施策和坚实的产业基础支撑。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贵港电商产业园的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形成以贵港电商产业园为中心,其他四个县(市、区)为基地的‘一中心四基地’发展格局,聚焦‘卖全国、全国卖’目标,加快构建物流、直播、供应链、品牌、人才五大体系。”罗庆伟说,我市持续做大生活用纸、简易家居、休闲运动服(装)三大优势产业;继续提升品牌影响力,推动“贵港甄选”成为全国知名区域公共品牌,深化电商与多领域融合发展,推动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市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中通快递贵港分拨中心自动化分拣系统的传送带上,包裹在匀速流动。全媒体记者易舟琴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