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2月26日至3月3日,在中共广西省工委代理副书记黄彰的领导下,以桂东南抗日游击区办事处的名义,发动桂东南的陆川、博白、贵县、兴业等县举行了抗日反顽起义。起义军与顽军英勇作战20多天,分别攻下了六永、东平等20多个国民党顽固派盘踞的乡公所,在数乡建立了抗日民主政府,收缴了顽军的一批武器弹药,将缴获的粮食等物资分发给群众。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是当时广西规模最大的抗日武装起义,但由于敌众我寡,加之武器装备落后,起义失败,省工委代理副书记黄彰被捕,后被杀害,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的领导人几乎都英勇牺牲。然而,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沉重打击了日寇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嚣张气焰,使中共广西党组织成为了坚持广西团结抗日的中流砥柱。
日寇入侵,烧杀抢掠,国民党当局消极抗日
1944年秋,面对反法西斯同盟的节节胜利,垂死挣扎的日寇加紧入侵广西,企图打通大陆南北交通线。桂系当局采取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军队仓皇溃退,任由日寇长驱直入,桂林、柳州、南宁等重要城市先后被日寇占领,很快丧失了大半个广西的领土。当时,国民党军队撤往桂西,国民党广西省政府一再搬迁,避战逃遁,直到逃到百色,县、乡政府基本解体。不但如此,广西新桂系省局还大肆捕杀中共党员和革命群众。在日寇的铁蹄蹂躏之下,老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如果再不保卫家乡,广大乡亲将成为日寇铁蹄下的奴隶和尸骨。
11月5日,贵县县城被日军占领。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老百姓扶老携幼逃往边远山区。早在日军侵占贵县前,国民党贵县政府已逃到贵县南部边远山区木梓乡苟安,并强行“三征”(征粮、征兵、征税),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家仇国恨交织在一起,群众要求抗日、要求民主的呼声越来越高。
为了抗日救国保卫家乡,中共广西省工委根据中央关于“各地党组织要积极放手发动群众,在日寇入侵时,大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指示,作出了“八月决定”,提出广西党组织的中心任务是“一切为了建立抗日武装”“一切为了发展游击战争”,决定由省工委书记钱兴、代理副书记黄彰分别在桂东北、桂东南创立根据地并开展游击战。
国民党地方当局自己不抗日,也不允许中共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抗日,先是扣留了从博白县调来贵县木格开展工作的中共党员陈朝英,后来中共党组织领导的大江乡截击日军船队取得胜利后,国民党贵县政府顽固派又从山区跑出来,要没收战利品。国民党顽固派的所作所为,让人民群众非常痛恨,认识到只有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才能抗日自救。
高举义旗,团结力量,构建民族统一战线
黄彰根据省工委“八月决定”创立桂东南游击根据地的精神,于10月上旬在贵县木格社塘村召开桂东南各县党的负责人会议,成立“桂东南抗日游击区办事处”,办事处主任一职由他亲自担任。会议还部署准备武装起义,确定各县游击大队领导和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名单。
黄彰领导的桂东南抗日游击区办事处发布文告,宣传我党的抗日方针政策,使得广大民众对组建自卫队,抗日的目标、抗日的步骤和抗日的保障有了充分的认识,从而拥护共产党、拥护武装起义、拥护游击战。
黄彰非常注重在实践中运用党对宣传工作提出的多项原则和方法,善于采取丰富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宣传革命斗争形势、党的政治主张,发挥了宣传文化工作在革命斗争中组织群众、鼓舞群众的作用。黄彰披星戴月、跋山涉水,四处宣传抗日,发动群众开展各种形式的抗日武装斗争,桂东南广袤的大地上,到处留下了他战斗的足迹。
黄彰极为重视做好军事斗争中的统一战线工作,亲自部署4个县,广泛把群众发动起来,团结群众投入抗日和武装起义的斗争。
运筹帷幄,灵活游击,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1945年1月1日,黄彰领导的桂东南抗日游击区办事处发布了“救亡图存的办法”通告,提出:全民武装起来;实行民主政治;加强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文化斗争;团结起来,实行对敌游击,消灭汉奸;反对顽固派,制止反动,创立民主制度;铲除贪污,建立廉洁政府;废除苛捐杂税,实行合理负担,钱多多出,钱少少出;没收汉奸财产,救济难民;优待军属,改善工农兵生活;各阶层团结合作,粉碎敌人汉奸挑拨离间的阴谋。
2月12日,桂东南抗日游击区办事处发出“制止反共内战,反对反动政府”的快邮代电(传单),号召各县爱国抗日人士制止反共内战,建立民主政府。
为了尽快建立桂东南抗日游击根据地,黄彰指示准备起义的各县党组织在串联发动的基础上,建立一支由共产党员、劳农会员、抗日同盟会员、青年农民、青年学生和教师组成的人民抗日武装。
黄彰对培训党员干部骨干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为了提高参加武装起义人员的素质,黄彰在起义前期,组织各县的党员骨干分别从理论素养、军事常识、群众工作等方面进行了培训。
对于起义的时间和路线,黄彰做了周密的考虑。原先打算在1945年春夏之交的4、5月份进行起义。1945年春节过后,准备起义的各县情况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由于几个县准备武装起义的活动,敌人也有所察觉,起义若不提前则非常被动。因此各县的起义时间都不得不适当提前。2月22日,桂东南抗日游击区办事处主任黄彰在贵县木格社塘村召开贵县人民抗日自卫军支队长以上负责人会议,要求各支队分头组织,候令集中。2月26日,以廖家义为司令员,温翊俊为政委,拥有700余人枪的陆川抗日自卫军首先起义,打响了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的第一枪。2月27日,博白人民抗日自卫军宣布起义,起义部队司令员林执真、政委熊景升,有1200多人枪。3月2日,吴家宜和兴业抗日自卫军司令员李云蒿、政委张熙和、副司令员兼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覃注礼率所部500多人枪举行起义。3月2日晚,由黄彰率领的西山地区参加起义的队伍与由其他同志率领的木格队伍、香江队伍到香江(大江乡)赖村集中,黄彰在赖氏宗祠亲自主持会议。会议决定解放大江乡、思怀乡、木梓乡、双桥乡、龙塘乡,在大江乡建立大本营,并与玉林、灵山、兴业等地起义队伍联系。
3月3日,贵县抗日武装起义爆发。黄彰率领起义队伍一举攻下不抗日只反共的国民党大江乡公所,缴获了全部武器弹药,解放了香江地区,宣布正式成立贵县人民抗日自卫军和贵县抗日民主政府。
3月5日上午,部队即向思怀乡河村进发。半途中遭到思怀乡乡长率反动武装袭击,起义部队迅速反击,捕获敌探3人。部队继续向河村进发,解放河村,攻克伪思怀乡政府,建立思怀乡民主政府,任黄卓然为乡长。当晚,黄彰与其他起义自卫军领导集体研究,由司令员谭留科带队从河村绕道直插龙塘,在龙塘整编队伍,然后两面包围木梓。谭留科连夜带队到龙塘梁啟能家会合。然而国民党贵县顽固派早已设下“空城计”。对于抗日武装起义司令部河村,敌人也早已探得实情,准备偷袭。
3月7日天亮前,反动军警和地主武装数百人突然袭击河村,黄彰指挥部队英勇还击,经半天激战后,弹尽援绝,被迫撤离河村阵地。黄彰、甘松洲等在撤退到双桥乡竹山村平塘角的路上,被双桥乡乡长郑树添率乡警捕获。当晚被押至木梓乡的国民党县政府。
由于国民党反共顽固政府不甘心失败,调集重兵对抗日起义队伍进行围剿,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最后失败了。在国民党顽固派的血腥镇压下,起义地区幸存的党员和未暴露的支部分散隐蔽,保存了力量。
坚定理想,忠于信念,矢志不渝奉献一切
黄彰被捕后,化名吕善修,顶住了敌人的严刑拷打,始终没有暴露自己的身份。后来,国民党顽固派将抓捕的贵县抗日自卫军60多人,分别在木梓、木格等地杀害。在刑场上,敌人妄图夹住黄彰的嘴巴,让他不声不响地受刑。然而黄彰坚贞不屈,拼尽全力挣掉嘴上的竹片,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共产党万岁!”“坚持抗日!”等革命口号,响彻云霄,在场围观的群众无不为之动容。
黄彰烈士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勇于斗争的革命精神,为党和人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身上体现出的不怕牺牲、勇于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一心报国、乐于奉献的家国情怀,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团结奋斗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景仰和学习。
黄彰烈士遗像。周朝宁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