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 > 正文

【周日特刊】荷城市民的“清凉”智慧

2025-07-13   来源: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  

7月盛夏,骄阳似火,我市最高气温突破35℃。面对酷暑,我市各行各业纷纷出招,既保障生产生活有序进行,又确保劳动者和市民的健康安全。

错峰施工

防暑更贴心

7月7日下午4时许,贵港城区公路养护中心大圩养护站工人莫朝明和同事们来到贵港市省道511线东环路段,趁着地表温度慢慢下降,开始清理路边树障和涵洞杂物。“现在温度没有中午那么热辣,我们要在下午7时30分前完成今天的全部工作。”莫朝明边说边将手里的一碗盐水一饮而尽。

今年52岁的莫朝明脸庞黝黑,笑起来露出洁白的牙齿。今年是他在公路养护岗位上工作的第30个年头。

“现在好多了,不仅能错峰施工,中心还免费发放防暑物品。”莫朝明说的错峰施工是指该中心每年夏季实施的防暑措施——将修补路面、清理路障、养护桥梁等户外作业安排在上午7:00—11:00和下午4:00—7:30进行,避开一天太阳最热辣的时段。

当天下午,该中心的“清凉车”开到养护路段临时停车点,中心领导为养护工人们送上盐水、绿豆汤、风油精、藿香正气水以及凉茶饮品。“在最热的时候喝上一碗冰绿豆汤,从嘴里一直爽到胃里,舒服!”工人陈必中说。

中途休息时,大家围坐在树荫下。莫朝明展示了他的防暑三宝:用毛巾改制的“降温围脖”、风油精和两支藿香正气水。“这些物品都是中心免费配发的,我把毛巾打湿围在脖子或盖在头上,能够物理降温。”莫朝明的妙招得到工友的认可。

女工们也有自己的防暑小技巧。养护工李庆芳每天自带一大罐自制的防暑茶,里面加入菊花、金银花等清热解毒的中药材,休息时喝上一杯,解暑散热。不仅如此,她还购买了一件“风扇衣”,军绿色的外衣后面安装有两个小型风扇,源源不断地为她送来清凉。“土办法加上科技装备,我们干活更有底气了。”李庆芳说。

贵港城区公路养护中心党总支部书记陈艳介绍,每年6月至9月,该中心会按照200元/人的标准给一线员工准备防暑降温物品,叮嘱他们注意安全,持续做好员工防暑降温保障工作。

养护工人苏锋在涂抹风油精消暑降温。全媒体记者陆颖敏摄

贵港城区公路养护中心给一线养护工送上防暑物品。

7月11日,港北区东达街牛皮河桥路段,护路工人喝水防暑。 全媒体记者郭晓枫摄

科技加持

防暑更硬核

7月8日下午5时30分,港北区经四路一处通信基站旁,贵港电信公司技术员卢炯光正在操作着一台搭载着智慧光网系统的无人机。“这台无人机是我们的‘空中侦察兵’。”卢炯光介绍,它能锁定光缆和通信线路的位置,对我们日常维护、抢修更有针对性。

卢炯光介绍,以前,该公司巡检工作主要靠骑摩托车+徒步来完成;现在由无人机工作,时间从4个小时缩短至半个小时,更重要的是,减少了户外暴晒时间。

据了解,2018年,贵港电信公司陆续投入8台专业巡检无人机,可覆盖全市范围内通信光缆线路。同时,在重要路段及施工区域还安装了AI摄像头和云广播,这样足不出户便可了解远在数公里外的情况。如果出现异常情况,该公司智能云网调度中心大屏会出现警告,同步派送工单至维护人员。云广播是一个小音响,如果有人靠近国防光缆区域会自动发出警告提醒。

该公司还为一线工作人员配备了抢修车。抢修车也成为工人的移动避暑站。技术员李锋打开车厢向记者展示:车内放着一把遮阳伞和医药包,医药包里整齐摆放着清凉油、退热贴等防暑用品,车顶还加装了遮阳棚。不仅如此,该公司还为每个员工发放应急处置卡,如发生紧急情况,员工可快速联系最近的医院、派出所寻求救助。“有了这些物品,我们在户外工作更加安心了。”李锋说。

当天上午10时,最高温达到35℃,位于平南县大安镇的220千伏大安变电站金属外壳被晒得发烫,南方电网广西贵港供电局变电管理二所变电检修班副班长兼安全员黄志强和同事们穿戴好防护用具,开始进行设备检修,他们要在2天内完成3根下引线更换工作。

休息时间,黄志强和同事们走进变压站附近的休息室内就餐、休息。“哇,休息室的空调真凉快,还有床铺。”一名刚入职不久的变电维修工开心地说。

黄志强介绍,在110千伏以上的变电站区域,该局都会配备一间休息室,室内有空调、风扇、上下架床以及饮用水、医药包等物品,为员工提供凉爽场所,让员工在高温工作期间适当休息。

据了解,今年夏季,该局持续开展“三互”促“三保”活动,即通过日常的互相提醒、互相激励、互相帮助,促进保安全、保稳定、保廉洁,以及“夏送清凉”慰问工作,保护职工在生产过程身心健康,筑牢生产安全防线。

玩水、逛公园、露营……

市民避暑有妙招

7月8日下午4时许,贵港龙泉水上世界人头攒动,五彩斑斓的滑道、趣味十足的儿童戏水区,到处洋溢着欢声笑语。市民刘媛带着两个孩子在玩跳水游戏。“我们特意选下午4点后来,避开最热阶段。”刘媛说。

水上世界负责人介绍,入夏以来,园区日均接待游客超过1500人次,周末则达到3000人次。为应对高温,园区推出多项惠民措施,如增设遮阳棚,为军人、老人等群体减免费用。

记者注意到,园区内随处可见防暑提示牌,救生员、安全员等工作人员在旁边待命,随时守护游客安全。

傍晚6时许,市城区马草江公园的树荫下坐满了纳凉市民。宝妈王少青带着女儿在树下一起读绘本。

晚上8时许,平天山国家森林公园露营基地灯光点点。市民杨先生一家在夜幕下享受难得的清凉时光。“这里比城区凉快多了,晚上山风一吹,还要盖薄被子。”杨先生说。

该露营基地相关负责人梁晖介绍,今年夏季,露营人数同比增长10%,周末露营人数更是翻倍。“我们准备了免费的热水和充足的防蚊用品,并对营地定时驱虫除草,让市民既能亲近自然,又能住得舒适。”梁晖说。

近日,市民玩水消暑。全媒体记者梁棋摄


作者:全媒体记者陆颖敏